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2章 来到大明

第2章 来到大明

末到泰昌天启年间几乎是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旱、涝、蝗各种自然频频叠至接踵而来就不带给老百姓喘息的机会。

然而更恐怖的是税收依然不减并且在万历末年加了一项重税——辽饷。所谓辽饷就是大明朝廷为了应对辽东地区的外族军事威胁而专门设立的军费项目,总计是五百二十万两朝廷的鱼鳞图册所记录的田亩平摊到每亩田是九厘。

当然这些弯弯绕绕王铁当然不知道他只知道朝廷给他派了个辽饷一亩地要征他一分八厘的银子,而他名下有一亩田还佃了三亩田但是实际上佃的三亩田的辽饷还是他出地主老爷都把辽饷以及正税全都算进了租子里。

辽饷的总数属于是朝廷的军事机密别说普通老百姓了就算是基层官吏都不知道自然也不知道每亩实际征收数额。

朝廷摊派给陕西布政使司,然后摊派到府里多少府里就收多少一路摊派到县里。县里知县就给税吏发放征收指标然后地方里长配合县衙税里向老百姓征税。

其中转了几手各级官吏过一手这就不知道加了多少再加上朝廷的鱼鳞图册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了里面田亩信息已经发生了变化。

再加上地方上官绅隐匿的田亩这一路过来王铁的一亩田本来的九厘就变成了一分八厘有的地方甚至都已经收到三分更有甚者还出现预征明年赋税。

想到这里王铁不禁沉默。

今年是个灾年虽然不至于像前几年那样旱到颗粒无收河里水都没有但这收成也好不到哪里去,以往寻常年份一亩打一石麦子也就是一百五十斤,今年估计四亩田加一块估计也就个一石麦子。

而王铁佃了三亩田每亩田的租子是七成,这七成并不是按照当年产量来算而是按照寻常年份的产量也就是一亩田要交一百零五斤麦子。三亩田也就是三百一十五斤麦子差不多两石多,今年预计产量四亩田才一石多光租子都要两石还不算那一分八厘的辽饷以及正税还有今年没有派下来的力役。

“他娘的这日子没法过了!!这还不如打螺丝!这万恶的封建社会!”王铁刚刚还既来之则安之这会在心中把帐一算清立马开始骂娘。

而且在大明朝地方还有一种非国家正税但是其坑害程度不亚于正税。那就是“捐”所谓捐就是捐款比如修路地方官府要发起“捐款”修桥地方官府要发起“捐款”。

名义上这些地方官府搞出来的“捐款”都是属于自愿性质但是摊派到老百姓头上你敢不“自愿”?敢不“捐款”分分钟各路官差上你家去让你自愿。

虽然太祖爷规定税吏不得下乡,但是太祖爷还规定藩王不能造反呢永乐皇帝不照样把他侄子赶下皇位。所以说这项规定到了今天已经形同虚设各路官差税吏早就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不过王铁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把他名下仅剩下的一亩田给卖掉大概能卖个十两银子。十两银子足够把今年的帐给平掉,但是这样的话王铁也将彻底的沦为佃户。

再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借印子钱这年头借印子钱可不比后世,后世年利率三角六分就算是高利贷了超出部分还不受法律保护。

而这年头月利率最低都在一角以上而且不是熟人还借不到这么低的利息大多数都是在两角以上,差不多借一两银子差不多连本带利还三两四分。就这种高利贷不知道逼的多数人家破人亡。

在王铁的记忆中他家最巅峰的时候有三十亩田还有一头牛,自万历末以来各种苛捐杂税外加天灾人祸不得不借印子钱典当和卖掉田地。

十几年来就剩下一亩田了到如今这一亩田也估计保不住了。借印子钱的话就是赌赌明年是个丰年而且大丰收才能还的上高利贷。但是看这年景估计是没有大丰收的于是王铁心中已有主意准备今年卖田。

“先把眼前这一关过去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大不了再接着去当‘三和大神’反正上辈子也睡过大街翻过垃圾桶没什么好丢人的。”在大明朝也是有“三和大神”的而且还很多官府的称谓则是叫“流民”。与后世不同的是三和大神都是自己作的而在大明流民都是被逼出来的。

王铁在树下坐了一个多时辰此时大概是申时中也就是四点钟左右。在古代普通百姓一天就两餐上顿是辰时到巳时也就是九十点钟左右下顿是申时也就是四点钟左右。至于一日三餐一般的些小地主都没条件吃的起除了大地主官绅王侯之外基本上都是一日两餐。

王铁扶着树缓缓起身活动了下筋骨去地里扛起锄头向回家的路上走去。根据记忆走了大概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家”。只见王铁面前用竹子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