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的手机响了,是他母亲的电话,他没有接,放在一旁。
小冉看了一眼,她知道他为什么不接,也只好沉默不言。
谢东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他的家里一直在催婚,与父母的每一次通话,都离不开结婚这个话题。
但小冉始终都没有要结婚的意思,谢东只是不断的被家人责难,致使他越来越不愿意接父母的电话,也更不想回家。
对于一个没怎么上过学的人,又是农村家庭,谢东这个年龄,可真的算得上大龄青年了,亲友们都替他着急,不请自来的媒人给他介绍过一个又一个对象,他都给拒绝了,并把这些事情告诉了小冉,意在向小冉表达非她不娶的决心。
这件事情看起来好像就是这样的:小冉明摆着已经在脚踩两条船了,谢东不但包容了,而且还坚守着、执着着、努力着。
感人吗?
其结果是,小冉丝毫没有被感动,更谈不上感激。
谢东在回家的时候到底有没有相亲,她怎么可能知道呢?
一切不过是谢东的自述。
小冉的母亲听说了她最近与谢东频频吵架的事,现在完全反对她和谢东在一起,赞同她与江伟奇交往。
小冉自己早就动摇过千百次了,她的身边没有一个人支持这份感情,当没人支持、而只有反对声的时候,当事人的坚持显得很无力。
小冉也越来越不知道自己还在坚持什么。
谢东没有文化、也很少去大城市,除了地摊之外,也谈不上创业。
他圈子里的人,大多人也跟他一样,没怎么上过学,要么是在工厂里做工人、要么就是在老家做农民,都没有多大出息。
在他的老家,谈婚论嫁这回事,很少牵涉到买房子。
他们大多都是在自己家分的土地上,盖一所房子,就算是新房了。
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可能会在县城里买一套房子,十有八九还是分期的,也就仅限于此了。
小夫妻出去打工,在外地也都是租房蜗居而已。
谢东为了达到小冉的要求,多次和父母商量协调,才被允许可以在家乡附近的小县城里买套房子,但是他们家的积蓄没那么多,还需要再借一点,才能凑够。
他又四处向亲友借钱,碰壁不少,也没有几个答应借钱给他的。
谢东能够下决心想办法筹钱买房子,已经算是破釜沉舟了,为了和小冉在一起,他是不惜代价的。
可是就算凑够了买房子的钱,他的家里必然会被他扫荡一空,还哪里有钱举办婚礼呢?
他不得不又与小冉商议:“你也知道,买房是个大数字,如果买了,家里的钱可能就不太宽裕了,婚礼可能就讲不了排场,也许会稍微简单一点,希望你能多理解包涵。”
“既然经济紧张,把买房和结婚分开进行不就行了?先买了房子,缓一缓,再存出一些钱来结婚。一辈子就结一次婚,你认为谁愿意寒酸?”
“我父母能同意买房,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愿意拿出家里所有积蓄,就是希望我们可以早点结婚,如果再推迟婚事,那买房还有多大意义?你就体谅一下老人家的心情,各退一步,不行吗?”
小冉冷笑道:“这一步,我不知道要怎么退!你说得婚礼简单一点,是有多简单?酒店得去吧?礼堂得有吧?司仪要请吧?婚纱照要拍吧?戒指总要有一对吧?”
“为什么一定要去礼堂啊?还请司仪?”谢东参加过的婚礼,都是在农村,在新郎自己家举行的,只有一个去礼堂的,就是陪小冉一起去参加的鹭雁的婚礼。
“难道你觉得我这样的要求很高?”
谢东叹道:“要求高不高,都是相对条件而言的,对于我们这样条件的人,我觉得,本来就应该务实一点,如其把钱花在那些做面子的工作上,还不如省下来,提高一下我们自己的生活质量!”
“对!我就是爱面子!”小冉转身跑出门去。
这种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理论,谢东说过一大车,小冉早就听够了。
小冉刚刚提出的这几个条件,在她的认知中,已经算是很基本很低级的要求了。
她所参加过的每一场婚礼,都比她刚刚说的好。
如果说这样还算得上奢侈,那么她和谢东根本无法交流,也更不想和他谈婚论嫁。
其实,谢东的家境和小冉差不多,或者说,谢东还是比小冉还略微强一点的,但是为什么小冉眼中的“基本条件”还会变成谢东眼中的“奢侈”呢?
因为这只是单独拿他们两家来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