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吾猫万岁万万岁 > 第121章 探访古院寻遗迹

第121章 探访古院寻遗迹

杭州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流传着许多唯美的爱情故事,除了白娘子与许仙,最知名的大约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了。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费扬与团团早起出门,寻访古人踪迹,步行去万松书院。

自从这趟出门以来,团团每天都很能早起,精神十足,竟然都用不上费扬这个闹钟了!

团团自然很有自己的道理,在家时起床困难,那是因为她知道起床之后面对的任务是不得不去上班,而最近早起都是为了去游山玩水,上班和游览美景,那感觉能一样吗?

团团起床的动力也翻了几十倍。

可惜的是,万松书院的知名度是不能跟西湖相提并论的,应该说相去甚远。

西湖每天热闹非凡,无论何时都是游客纷至,可是通往万松书院的路却安静的出奇。

到了接近万松书院的小路上,路上几乎一个行人都没有,路面基本都是石头堆积的,两旁是半高不高的土丘,偶尔上面还会有几个不知名的建筑。

走着走着,路边变成倾斜的了,他们还没到目的地,就已经开始在上坡了,想来,现在的学校尚且大都建在郊区,古代的书院也理应建在山上,这样即使占地面积大,也不算浪费空间。

虽然书院有些偏,走路有些累,却难得清静。

团团天生不喜欢到人多的地方,人一多,她就觉得闹心,即便是再好的景致,也难以开怀。

所以在此之前,每逢节假日,她都宁可在家睡大觉,也不愿意出门游玩。

可能就是因为人迹罕至的缘故,这附近的饭店都超乎寻常的便宜,主食十有八九都是个位数。

团团看到之后大跌眼镜,又对着费扬发起牢骚来,她后悔已经在来之前吃了饭,关键问题是,她吃的还比较饱,估计这半天都不可能吃东西了。

费扬笑笑,他看了看附近的饭店,便宜自然是便宜的,但饭店基本都是在老房子里,且比较窄小,连餐桌和墙壁都是灰暗陈旧的。

团团那么有洁癖,如果细看里面的环境,还能在那里面吃得下去?

上坡有一小段后,他们看到了一座矮桥,半倚土丘,半朝向外。

桥身上刻着读书教学的浮雕,下面是许多小花盆堆积起来的花花草草,花坛之上有两只特制的超大的粉红蝴蝶凌空飞舞。

这必然就是万松书院了。

果然,抬头一看,“万松书院”四个大字就在桥身上写着呢!

费扬买了门票,带着团团,从桥的一旁上了阶梯。

桥的两旁是对称的,是一样的阶梯,上到桥梁上,便归为一路,通往山上。

团团就站在这桥梁上,放眼望去,层层叠叠,全是一眼看不到尽头的阶梯,阶梯两旁草木繁盛,零星的摆设着镂空的图案,图案的内容多为梁祝或白娘子的故事。

上了一段阶梯之后,一栋石门立在他们眼前,石门虽只是个门,却有古式的瓦顶。

上到高处之后,数不清的阶梯开始有了岔路,大概是到了书院景区了。

团团平时不爱运动,出门旅行,也算是鼓足了精神,走路也就罢了,可是这样一直上阶梯,都不知道是上了多少层楼了,她勉强走到这里,实在累的要命。

“来,我背着你!”费扬弯下腰,将团团背在背上,慢慢的往上走,一直到一古屋门前,门上方书写着“高山仰止”,附近有几栋房子,像是学堂。

不知此处可有梁祝遗迹,团团饶有兴趣,从费扬背上爬了下来,走进一间屋子,迎面看见一幅画,画上的内容是夫子教书的场景,两旁挂着两盏竹质的灯笼,十分精巧。

转过图画,里面有几排桌椅陈设,这教室不算大,正前方的墙上挂着孔夫子的画像。

团团朝孔夫子画像拜了一拜,又招呼费扬来给她和孔夫子拍合影。

费扬拿起手机,团团做着和孔夫子一样的造型,在画像前拍了一张照片。

走出教室,费扬又背着团团上了几层阶梯,有一扇门上挂着匾额,大书“毓粹”二字,左右还有两副对联,都是老字。

进门之后看到的院落,如同一个四合院一般,团团逐个进屋去看,其中一面墙上挂着一排画像,是历代万松书院的教书先生,玻璃柜里还陈列着当年的书籍。

团团学着古代学生摇头念书的样子,看着书上的字念了几行,却又念不下去了。

她自以为读书也算多,古体字认识的也不少,可没想到真正读起古书来,不认识的字竟然有那么多,看来自己的学识还是太浅薄,默默叹着:书到用时方恨少,绝知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