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权路颠峰:伟大复兴 > 第410章 商业综合体投资意向

第410章 商业综合体投资意向

“实不相瞒,我想把名下的部分集团和企业业务重心转移到内地,首先在宁州建立内地的分公司总部。”

“主要经营的方向还是地产,毕竟我名下的企业绝大部分还是地产。内地目前地产行业我认为有着巨大的空间,这两年已经有些起势的苗头,所以我想参与进去。”

吴董事长对这事倒是没什么好瞒的,他就是房地产出身的,这年头港岛富豪有几个跟地产不搭边的?

哪怕主营业务不是房地产的商人,也多多少少会有涉及。

沈旭东对于吴董事长参与国内地产投资倒是不意外,哪怕后世房地产越来越畸形,绑架的人越来越多,普通人一辈子贷款就只落着套房,但他目前阻挡不了这个大势。

而且这个年代国内在地产行业的确刚刚开始冒头,各项城市建设就是离不开地产行业的建筑公司建设。

房产说到底还是政策导向在这儿,也是各个城市GDP发展数据好看的核心,更是政府各项政策推动的资金来源。

从地方政府到企业与资本,谁都不会真正放过这块肥肉。

中国人口摆在这里,这行业迟早会真正兴起。

哪怕吴董事长不进来挣这个钱,也会有其他人进入这个行业,更别提李超人早已经在前两年开始大举进入布局。

相比起李超人拿地不建设坐等升值,还不如其他更有底线的人进来建设。

沈旭东自己还不是提前投资了魔都房产,不让自己当年在股市挣的资金贬值,说到底从他的心底来说,还是希望房地产行业能在国内兴起的。

只不过是发展到一定程度,该遏制的遏制,该保证的居民基本住房需求需要保障,而不是毫无限制于节制,依靠宣传婚姻思想导向绑架所有家庭到房产这条战线上来。

见沈旭东有些沉默,吴董事长继续道。

“我计划先在高新区建个会德丰的总部,然后建设一个商业购物中心。”

“吴哥,你不是打算进入商品房,个人住宅行业,而是打算建商业综合体?”

这倒是沈旭东没想到的,他满心以为吴哥是准备进入商品房的业务呢。

“暂时我还是计划建你说的商业综合体,就是各种品牌汇聚的购物中心,这你在香港这么多天了应该清楚吧?”

“商品房的话,我觉得你们内地暂时还不那么成熟,政策不明确,并且还有分房制度存在,我暂时不想进去。”

好家伙,还是沈旭东有些小看人吴董事长了。

人家压根不是冲着商品房去的,不过吴哥说的也有道理,国内虽然商品房的市场逐年扩大,但房产买卖的确不规范,各种性质的房产都有。

还有福利分房制度未取消,除了几个大城市,个人商品房的市场都还没形成。

“商业综合体我清楚,宁州市里暂时只有两个老的百货商店,像港岛这里这种集合了办公,饮食,住房综合的购物中心暂时是没有。”

沈旭东把他所了解的信息告知给了吴董事长。

“沈老弟啊,你也知道,类似的商业综合体,需要当地的消费在一定水平上。我不太确定宁州市本地的消费水平,所以今天想来问问你的意见。”

原来顾虑是在这里,这种类似后世万达的商业综合体的确要求很高,其实目前经济达到标准,比较合适的城市应该就只有魔都与首都。

只不过魔都的竞争可不小,不仅要跟国内的大型地产公司包括国营企业竞争,还需要跟李超人直接竞争。

首都就更别提了,不说拿地有限制困难,就光拆迁这年头没海量的资金下去也拆不动。

反倒是宁州这几年经济顺风顺水,发展越来越发达,高新区区域以及奉玉工业区两地的面貌是一天一个样,说日新月异毫不夸张。

但是在地产上,还是以酒店以及各个集团的写字楼自己建设为主,像这种商业综合体或者其他消费购物中心的构建还真的没有过。

比起其他经济突出城市的房地产行业,宁州市虽然房价地价都有增长,但那整个地产行业实在拿不出手,规模太小没有大动作反而好像被忽略一般。

想到这几年宁州市居民职工工资是一年比一年涨的快,尤其是高新区区域,平均工资都已经来到5-6百元每月,若是外企或者华升集团的员工,工资普遍都过千。

再加上商业综合体起码两到三年以上的建造时间,沈旭东突然觉得很有搞头。

如今宁州市的第二产业在全国范围内都排在前列,但作为第三产业的商业和服务业都才刚起个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