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国是以右为尊。
赵斯对于秦帝非但没有严惩秦扶苏,反而让秦扶苏上朝议政,是非常不爽的。
当然,就算赵斯再怎么不爽,也是不敢再秦帝面前表现出来分毫。
虽然赵斯在秦国朝堂上可以说是一言堂,但只要秦帝开口,赵斯这个能指鹿为马的秦国权臣瞬间就会沦为阶下囚。
因为秦帝虽然不怎么理会朝堂,任由朝堂官员结党营私。
对赵斯独揽大权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秦国的军队却牢牢抓在秦帝的手里,赵斯再厉害,手脚也伸不到军队里面去。
而秦国军队对秦帝是绝对忠诚,这就是为什么赵斯即便掌握了秦国朝堂,也不敢在秦帝面前有丝毫放肆的缘故。
秦帝也正是因为掌握着秦国军队的绝对权力,所以就算几十年不出通天楼,秦帝依旧能够坐稳皇位。
那怕赵斯都不敢对秦帝的皇位升起那怕一丁点儿的觊觎之心。
秦帝之前安排秦扶苏去军中,就是希望秦扶苏能够掌握军队,只要掌握了军队,那就等于坐稳了秦国的皇位。
正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
但这次秦扶苏去军中非但没能够收获人心,反而丢了面子,这也是让秦帝担忧的地方。
所以秦帝才会选择让秦扶苏开始上朝议政,既然军权上不能做到绝对的掌握,那就需要花费一些心力在朝堂上。
这样才能够让秦扶苏稳稳的将秦国皇位握在手里。
秦帝做的一切,都是给秦扶苏铺路。
“诸位爱卿,蒙卿在齐国接连取得大胜,最多三个月的时间,蒙卿就能拿下齐国了。”秦帝扫了一眼朝堂上的众臣,开口询问道:“不知道诸位爱卿对如何管理齐国,有什么高见?都说说吧。”
听到秦帝的话,朝堂上众臣纷纷议论起来。
对于秦帝突然发兵攻打齐国,许多大臣都是不理解的,但真正接触到秦国权力中心的重臣,都是支持的。
因为攻打齐国这件事情,是这些重臣跟秦帝早就计划好的。
这几年来,秦国努力跟齐国搞好关系,在贸易上甘愿当冤大头,甚至有很多秦国商人跑到齐国去“送福利”等等。
其实都是秦国几位重臣跟秦帝商量后定下的计谋。
就是为了麻痹齐国的同时,腐蚀齐人的心气,让齐人变的懒散、沉溺于享受。
这样一来秦国样攻打齐国的话,就会变的十分容易,而在原本的计划中,也是先一举拿下周国之后,就立刻对齐国动手。
由于这次秦扶苏在边境跟杨景交手,结果被杨景给活捉了,打乱了秦帝跟几位秦国重臣的谋划。
所以秦帝才选择提前一步对齐国动手。
而选择先对齐国动手,就是因为一旦先灭了其他国家,那齐国肯定会“惊醒”过来,到时候,秦国这几年的付出,就等于是白费了。
这就是为什么秦国一旦开启灭国之战,最先动手的一批国家中,必须有齐国的原因。
要知道,齐国在中原九国之中,地位超然,底蕴深厚。
当初齐国的一位皇帝,是有名的千秋霸主,把齐国推上过中原九国之首的巅峰。
正是因为齐国如此强大,所以秦国才会不惜付出很大代价,来麻痹齐国,腐蚀齐人的心气。
因为一旦让齐国苏醒过来,那就是一头强大的雄狮,会成为秦国的强敌,对秦国要灭八国、一统天下造成极大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