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然和珍珠俩吃完晚饭就开车回市里了,明天是周末,俩人约定出去自驾游放松一下,自从结婚以后俩人就忙的不可开交,就连聊天也基本都是工作上的事,如今工作步入正轨,他也开始为下一步打算了。他想当爸爸了,他想要一个可爱的女儿。但他不知道的是,吴雨桐还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在她眼里就连魏然也还是个没成熟的孩子,她觉得他们还没有能力去照顾一个孩子。两人以前简单讨论过这事,吴雨桐推迟说等苏嫲村的工作结束后再说,魏然当时也觉得她工作压力大,这个时候如果怀孕了会对身体不好,便同意以后再要。
昨天魏然爸爸把他的工作量减了大半,魏然妈妈也给他施加压力让他和吴雨桐尽快备孕,魏家人丁单薄,已经二十多年没增加新人了。如今俩人结婚也有段时间了,吴雨桐肚子一点动静没有,老两口子着急,有机会就在魏然耳边磨叨。魏然决定趁着这次自驾游,完成这件大事。
吴雨桐不在家,吴长贵这两天也没出门,整天在家里坐着,无聊了就去院子里看毛驴,跟它唠嗑,珍珠外婆一直没联系他,他也没主动给珍珠外婆打电话。俩老人都没怄气,可能就是感觉到了很难融入在一起。
周日晚上的时候,珍珠外婆突然来了家里。把吴长贵吓了一跳,以为是自己这两天没找她,过来兴师问罪呢。
当时吴长贵正在院子里乘凉,见珍珠外婆进来急忙站了起来:“芳舒,你咋来了?”
珍珠外婆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柔声细语的说道:“我来找雨桐,她在家没?”
“她啊,她没在家,回,回市里了,找她有啥事儿啊?着急的话我给她打个电话。”吴长贵有些紧张,还有点心虚,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珍珠外婆这次过来一是想和吴雨桐说开服装厂的事儿,文化协会同意和叶赫那拉村合作一起建厂子了,二是她想培养卢晚丽加入文化协会,文化协会需要注入年轻的能量,卢晚丽虽然不能走路,但她通过在苏嫲衣介作坊的学习对满族文化的了解比较多,而且卢晚丽个人的能力也不错,珍珠外婆想多发展几个本地的满族人,这样有助于协会未来的工作。她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就是因为协会没有合适的人接班,所以她才一直处于办退休的状态。
“工作上的事,明儿我去她办公室说吧!”珍珠外婆觉得一两句话在电话里说不清楚,决定还是明天当面说吧。
吴长贵点头:“也行,明儿周一,她就回来了。”
“嗯。”
珍珠外婆点头应了一声,然后犹豫着是走还是和吴长贵聊聊。
这两天珍珠外婆也想了很多,她和吴长贵都一个人生活习惯了,一起过好像真的不太合适,虽然俩人聊的来,可生活的细碎还是经常有分歧,年纪大了都不想改变自己的习惯,日子长了她担心矛盾越来越多。
吴长贵没有要她进屋坐坐的打算,可见她没走,便开口问道:“还有别的事儿?”
“没有了,那我先回去了。”
珍珠外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转身离开了。但她从吴长贵的语气中已经听出了他的想法,心照不宣的结束方式也挺好,其实有些时候保持现状才是最舒服,最适合彼此的关系,友情以上恋人未满?或许这样的比喻不适合用来形容老年人。
两位老人悄无声息的分手了,谁都没有对孩子说,吴雨桐和珍珠都忙着工作,也都没注意他俩这边,主要是两位老人没表现出什么异常,依旧每天晚上去小卖部门口跳广场舞。吴长贵和珍珠外婆虽然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了,但两人依旧彼此欣赏,有时不经意的四目相对,或者微微一笑,心灵的相通又让他们找回了以前的感觉,纯粹的感觉,不掺杂其它。
满族文化协会和叶赫那拉村达成了合作协议,卢晚丽也参加了这次的项目,并且是由珍珠外婆亲自带着。珍珠顺利通过了转正考试,成为了苏嫲村小学的正式老师。满族文化旅游项目的完善工作也基本完成,运行进入了正轨,如今的苏嫲村已经彻底改头换面,从以前破烂不堪的贫困村子变成了古色古香的世外桃源,外出打工的村民几乎全部回来了,并且全部脱贫成功,如今的村民正打算重新翻盖自己家里的房子,有的要建成和仿古街一样满族风格的农家小院,有的想盖二层小楼开一家酒馆,有的还要仿一座宫殿,最后村民决定还是统一翻盖,说整齐划一才漂亮,吴雨桐看见村民已经有了团结意识,心里特别感动。放手将这件事情交给他们各个小队自己去做,由队长主持来大局。
市里见苏嫲村的脱贫工作基本已经完成,报名参加了全国脱贫示范村的评选,苏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