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连蹦带跳的,一点皇帝的样子都没有。
垂拱殿,是宋朝皇帝处理政务,召见大臣的地方,属于皇帝的内朝之所,环境优美,设施齐全。
毕竟宋朝除了犯大罪的人,并不是和明清一样动辄下跪,所以对待大臣什么的也都不赖,不存在连个椅子都没有的情况。
段誉也没啥二话,现在他就是既来之则安之,就算暂时到不了大宋国库也无所谓,权当踩踩点,观摩一下大宋皇宫什么样。
反正等等再下手也不迟,现在知道了赵廷美的存在,他下次小心些,用逍遥御风全程隐蔽前行,估计这老家伙也发现不了自己。
到了垂拱殿之后,气氛多少有点小尴尬。
段誉倒是无所谓,他脸皮奇厚,说是来叙旧就是来叙旧的,开口就是问赵煦的武功进度。
倒是高太后他们有些尴尬,心中也是暗骂。
闯入皇宫的家伙如此随和,我特么身为大宋朝的实际掌控人,居然尴尬了起来。
还有比这更麻的吗?
段誉倒是和赵煦旁若无人的聊了起来,根据段誉的试探,他发现赵煦武功进步不小。
之前他离开的时候,赵煦也就和包不同差不多的样子。
现在可厉害了,都快接近慕容复了。
要知道,慕容复起码比包不同厉害好几个风波恶。
这也不对劲啊。
而且段誉对于之前乔峰来信所言也很好奇,怎么赵煦这小子回宫没几天,就跑到大辽去了,不怕出事?
这些问题,段誉都问了出来。
赵煦知道段誉的疑问,所以就一五一十的说的明明白白。
原来当初赵煦跑到大辽,遇到乔峰之后,俩人就一起在辽国游历了一段时间。
其中两人经常切磋,赵煦本来天赋就很好,毕竟是老赵家的后代,加上慕容家的武功也是世间顶级,这让他的进步非常快。
实际上,当年赵光义武功不行,纯粹是自己不练,真要练也差不了,血脉这玩意就是如此强大。
天赋,加上乔峰的喂招和练习,让赵煦的武功突飞猛进。
也算是没啥毛病。
后来,高太后的人找到了赵煦,要带他回去,赵煦也只好回去。
就只剩下乔峰自己在辽国了。
然后,段誉还得到了一个非常震惊的信息。
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死了!
这让段誉十分震惊,毕竟和原著的走向完全不一样了。
一问才知道,因为历史轨迹被修改,乔峰也没有因为要救阿紫前往长白山,所以乔峰直接去找老爹萧远山了。
然后没想到的是,耶律洪基外出打猎的时候,被楚王和南院大王反叛,举兵数十万围攻,最后耶律洪基寡不敌众,被擒杀而死。
毕竟没有了乔峰解救,耶律洪基打不过倒也正常,毕竟本来就是个昏庸君主,历史上大辽的灭亡,耶律洪基都是居功甚伟的。
后来,南院大王耶律涅鲁古篡位称帝,尊奉原楚王耶律重元为太上皇。
当然,乔峰父子他们也不可能看着他们反叛。
乔峰和萧远山解救皇后萧观音和幼子耶律浚,以大辽正统之名,统兵十余万,征讨耶律涅鲁古。
耶律涅鲁古虽然兵马更多,但毕竟得位不正,况且乔峰父子太过勇猛,经常出现两万人被乔峰和萧远山带着七八千人暴揍的情况。
但数量优势还是不容易弥补的,所以乔峰和萧远山也难以击败耶律涅鲁古,双方打来打去,彼此都占不到多少便宜。
现在大辽打的非常热闹。
乔峰担心大宋会借机入侵,所以写信给赵煦,请求赵煦不要轻举妄动。
赵煦自知做不了主,所以来高太后这里求情,却不想高太后也是一样的想法。
高太后以稳为主,觉得大辽不好惹,西边还有西夏虎视眈眈,贸然出兵不太合适,所以就放弃了。
不过高太后也不是什么也没做,她加了把火,给西夏王李秉常写了封信,细数其中厉害。
李秉常看完就激动了,如果自己出手在大辽那抢点土地,岂不是功盖千古,比老祖宗还厉害了?
激动的李秉常就想出手了。
然而尴尬的是,西夏和大宋十分相似,都是奶奶做主,孙子当虚君皇帝。
所以李秉常只能来李秋水这里,求李秋水同意出兵。
结果就被李秋水一顿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