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被那太监领着朝着皇帝的寝宫走去,越走越感觉不对劲,此时已经是夜班三分,这条路上却灯火通明,等走到皇帝寝宫门口的时候那里更是聚集了一大堆朝臣。
到底发生了什么。
李瑜不禁皱起了眉头,穿过群臣敲响了皇帝寝宫的门。
“儿臣前来觐见。”
没过多久房门便开了,身后的大臣此起彼伏地抬头朝着里边望去,希望能从中看出些什么,窃窃私语,脸上满是愁容。
就连一向气势逼人的怀良此时看上去都像一个写了气的皮球。
“煜王殿下,皇上请您进去。”语罢怀良侧身给李瑜让开了路,李瑜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抬脚埋进了大殿。
怀良看着面前地一众朝臣,开口道:
“各位大人稍安勿躁,再等候片刻即可。”
皇帝只穿了一件里衣坐在床榻之上,屋内灯火明亮,将影子拉的很长,李祠一声不发的站在一旁。
“儿臣参见父皇。”
李瑜不禁觉得这副场景有些熟悉,明明今天早上才刚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一份奏折就被扔到了他的脚边。
“你自己看看吧。”老皇帝有气无力地说道,听上去就像是盛怒之后变得脱力,李瑜上前两步捡起了地面上的奏折。
看见上边字的那一刻,李瑜心中陡然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这个时候怎么会有边境传来的战报,李瑜手上动作加快急忙打开了那份奏折。
“怎么会!?”
“夏国怎么会突然攻打大汉边境,公主不是……”李瑜满脸的不可置信,难得的慌了神。
“不是因为公主。”
一旁的李祠开口说道 ,和李瑜眼神对上的那一刻,李祠楞了片刻,嘴角勾起一抹不明的笑容,顿了顿接着道:
“是因为夏国内部起了政变,大将军拓跋烈篡位,原来的皇帝拓跋明宇刺客已经沦为阶下囚。”
“拓跋烈本来就善战,更是不服气输给大汉,所以上位之后便连夜发起了对我汉边境的侵扰。”
说道这里李祠的语气中居然带上了几分哽咽,好似对此事多么痛心一般。
“这件事你怎么看?”
皇帝看向李瑜问道,虽然他向来不喜欢这个儿子,可在战事这方面大汉确实没有人比李瑜更加擅长。
“夏国竟然如此不知好歹,三番五次犯我大汉边境,才刚刚定下的合约,转眼间就不作数……真当我们大汉好欺负的嘛?”
李瑜言辞恳切越说到最后越激动,可皇帝却一言不发,呆坐在床榻之上,面无表情。
“六弟的意思是要和夏国开战嘛?”
“……”
见李瑜并不说话,李祠接着道:
“可如今国库亏空,再打下去也未必能胜,更何况战事一起民不聊生。”
“您觉得呢,父皇?”
李祠语罢拱手朝向皇帝,皇帝的脸上终于有了些表情,点点头道:
“祠儿说的没错,现如今实在是不宜开战”
第68章 真相将近
“儿臣以为不如派遣使臣,前往议和。”李祠说道。
老皇帝停顿许久似乎在思考些什么,还没说出口的话被李瑜突然打断。
“若是如此,从今往后想必夏国必定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我大汉边境。”
李瑜死死地注视着李祠的双眼。
况且除此之外,所谓的国库亏空也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若是皇帝真心想要开战,这些钱有的是地方出。
皇帝脸上多出了几分愠色,有些干瘦凹陷的双眼露出浑浊的目光落在李瑜身上。
“六弟,兄长知道你擅长应战,但总不能让大汉子民因为你冒险。”
“好不容易大战才刚刚结束,此时开战难免动摇民心,还请父皇三思啊!”
老皇帝见状沉吟两声,干哑的喉咙里发出声音。
“祠儿说得对,让周先云先稳住形式,将战报给外边的大臣一一过目,明日早朝就让他们给朕选出几个能当使者的人,前往边境和夏国和议。”
“况且那拓跋烈也只是个鼠目寸光之辈,胸无大志。”
“这次挑衅估计也是因为觉得自己丢了面子。”
老皇帝脸上露出不耐烦的表情,顿了顿,好似从胸中呼出了一口浊气接着道:
“那朕就给足了他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