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从云缝中洒下,斑驳地铺洒在古老的教堂双扇门前。沉重的橡木门后,Alix先生的身影孤独而坚定,背脊笔直地站立,肩上的黑色外衣在微风中轻轻舞动。伴随着教堂的钟声,一阵痛苦而庄严的氛围笼罩着整个墓地。
倪韶琯她们刚到达葬礼现场,每一步似乎都沉甸甸地印在心上,脚步声在静穆之中无比清晰。她的眼神里盛满了哀愁和追忆,她知道,这是为亨利先生送上最后一程的时刻。
为亨利先生的葬礼准备和组织的事务繁多,但一切都井井有条地进行。洁白的桌布覆盖着供花摆放的桌子,而一旁摆放着的亨利照片,正是倪韶琯送给Alix先生的那张照片,照片中人一如既往地面带微笑,仿佛在告诉每个人,他过得很好。
参加葬礼的人们都曾接受过亨利生前给予的恩惠。有的人手中紧抓着纸巾,有的人则默默低下了头,眼里闪烁着泪光;每个人的面容都映射出生命的脆弱和世事的无常。
Alix先生向前一步,温和而坚定地接待着每一位前来吊唁的朋友。在穿过人群时,倪韶琯轻轻拍了拍Alix的肩,道了声,“节哀顺变”,话语简短但分量不轻。
随着时间推移,终于来到了告别仪式的环节。第一位上前的是一位女性,她身着一件朴素黑色长裙,悬下的一个小辫子随风轻摆。手中握着一朵白色的马蹄莲,脚步沉稳,但嘴唇微微颤抖。
她站在讲台前,开始了她的回忆,“我叫艾伦,去年我的丈夫在运送货物的途中丧生,我成为一位单亲妈妈,不仅要独自抚养三个孩子,还要上班。保险公司还拒绝支付赔付款,就是这样困难的情况,亨利先生愿意伸出援手帮助我。”
她细致地描述了亨利与基金会是如何帮助她打官司要回赔付款,支付孩子们的学费,帮助她找到更轻松高薪的工作,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心理支持的细节,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哭着向亨利先生告别。
随后是一个看起来二十出头的青年男子,他一身黑色正装,打着整齐的领带,微微鞠躬,用坚定的声音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我叫保罗,曾经是个酒鬼,有严重的酒精依赖症。在一次酒后,我砸了亨利先生的车,原本我以为他会报警抓我,但是不仅他原谅了我,还推荐我进入基金会当一个志愿者,在基金会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也帮助了很多人,在这里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
如今的他有了朋友,爱人和孩子,生活洋溢着希望,可是亨利先生再也看不到了。
教堂内响起了稀稀落落的哭声,人们互相搀扶着,温暖而真挚的触摸在这个悲伤时刻变得更加珍贵。告别仪式在一片深深的哀悼声中缓缓落幕,但亨利先生生前所做的善举却在场的每个人心中永生。
太阳的余晖洒在教堂的彩色玻璃上,留下了彩虹般斑斓的光影,就像亨利先生的生命一样,虽逝却留下了无尽的色彩。倪韶琯和其他人都深深地受到感染,默默地在心里发誓,要将这份慈善与爱心传递下去,如同亨利先生所愿,让这世界因为爱而更美好。
随着葬礼的结束,人们缓缓散去,倪韶琯和林婉儿也准备踏上归途。就在这时,林婉儿突然发现自己的项链不见了,“琯琯,你送给我的那条项链不见了,怎么办呀?”她焦急地说。
“别着急,来得时候还带着脖子上的,可能是掉在墓地里了,我去帮你找。”倪韶琯安慰着林婉儿,让她和Elva留在原地等待。
倪韶琯沿着回程的路,边走边寻找那条失落的项链。正当她低头寻找时,一个站在亨利先生墓前的男人吸引了她的注意,他手捧鲜花,默默地立在那里。
那个男人的背影让倪韶琯感到有点熟悉,她猜应该也是被亨利先生帮助过的人吧!可能想一个人祭奠,所以等众人走了才来。
她不敢上前打扰别人,只能等到那人离开后,她再去寻找项链,终于她一块草坪上找到了那条项链。
拾起项链的那一刻,倪韶琯的心头涌起复杂的情绪。她始终觉得,亨利先生的去世并非简单的意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亨利先生的悲剧成为了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为了抓住观众的眼球,一些小报不惜编造离奇灵异的故事,完全漠视事情的真相与受害者的尊严。这种肆无忌惮的报道方式,无疑是对亨利先生的二次伤害,同时也加剧了公众的恐慌与猜疑。为了平息这股风波,警方展开了一系列紧张而严谨的调查。
调查的过程中,一个关键的线索浮出水面。亨利先生的手机解锁后,发现案发当天,他原本计划与詹姆斯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