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人的小分队集结后向邺城的南郊行进,此时的邺城已被后周军围得如水泄不通,元英知道他们无法面对呼颜况的五十万大军,寥寥数人只能去南郊的军营。他们要在各地征集粮草,想尽一切办法将粮草运往邺城。只要粮草供足邺城就能保住。
胡碧月将两千人的小分队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去南部莲花山砍柴割荒草,一部份去农家征收粮食。他们告诉那些农夫后齐已经没有了退路,邺城危在旦夕。如此危难时刻,只要后齐的百姓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不愁敌兵不退。国难当头,南郊的百姓及豪绅巨贾纷纷拿出粮食支援前方。
邺城有地下通道,这条通道就是从南郊的军营一直通向邺城的南门,大约二十多里地。
“感谢我父”,元英知道这二十多里的地下道是他的父亲在三年前辛苦营建的。她拭去眼中的泪,悲情地说,“感谢我父精忠报国,为后齐立下不朽功绩。”
胡碧月将往来的粮食与百姓们捐助的柴草源源不断地从军营的地下道送到邺城。
第一批送粮草的队伍中有常胜,元英特别嘱咐他一定要问清谁在领兵守邺城?从地下道进了邺城的南门常胜与邺城的守军联络上,马上就问守城将领是何人?
守城的兵士告诉常胜守城将领名叫“岳阳。
“岳阳?真的是岳阳?”常胜十分惊喜,国难当头,岳阳挺身而出,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难怪元将军让我们学岳阳,岳阳真是后齐的顶梁柱!
元英得到常胜的回报,知邺城守将真的是岳阳喜极而泣,她哽咽道,“我就知道,后齐能顽强抵抗后周兵的人只有岳阳。谁有那个胆量敢在大兵压境时独守孤城?换一个人,那个人早就在晋阳失守,皇帝逃走的情况下投降了。”
很快,啸林的弟兄们都知道邺城的守将是岳阳,他们欢欣鼓舞士气大增。为了啸林的集体荣誉,为了后齐最后一块土地他们宁可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与呼颜况拼到底。
就在粮草源源不地送到邺城,元英的上方出现了五色云。“五色云?”元英有些疑惑,她不知道此时出现的五色云在暗示什么?疑惑之时,她的上空出现了父亲驰骋疆场时的雄姿。虽然很模糊,似如幻觉,但元英很在意。他知道冥冥之中,父亲有话要说。她猜想着父亲要说的是什么?她还哪里做得不对?她应该怎样去做?
“秦帮主,我们应该联络齐丰,让他率边疆守军赶快救围。”这是元英在五色云的启示下想到的又一个方法——打外围。
“这个方法很好,开始我们怎么没有想到?”
“我也是才想到的,我已派人去联系齐丰了。
围困邺城五天后,呼颜况城下喊话:“岳阳!赶快下来应战!不然,等大军攻进城内你死无葬身之地!”
呼颜况喊过之后城上毫无反应,呼颜况再次喊话,后齐的士兵仍像以前那样手执盾牌目光炯炯一动不动的盯向前方。
多次喊话无果,呼颜况很无奈他实在不明白,一个年轻轻的守将为何这么顽固?看不出他一点点的惊慌?他还不明白战前他们的探马为什么没有查到军营里有这个叫岳阳的人?难怪有人说后齐是人才辈出的国家。
没办法,呼颜况举行了第三次攻城,呼颜况憋了一肚子火,命士兵用云梯登城,登城的士兵每人还带着一个火把,想烧掉城墙上的军旗。未登城的士兵则弓弩齐发形成雨箭。还有一部份士兵用铁柱撞击城门。一时间,战鼓齐鸣,号角声不断。
城上的后齐兵拼力抵挡飞来的雨箭,也不断地向城下放箭,阻止后周兵的登城。
敌我双方不断地放箭,密集得如急骤的暴雨。
岳阳站在城楼上,指挥城上士兵拼力抵抗。他的坚定和沉稳极大地鼓舞了士兵的势气,战士们都争先恐后地奋勇杀敌。
一边向上射,一边向下射,时间久了,后周兵显出疲惫之色。城上后齐军沉着不乱,齐心协力打退敌军的一次次进攻。
临近中午,呼颜况决定收兵。
看到疲乏的士兵,再看看不慌不忙的后齐守军,他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攻破邺城?
“真他娘的丧气!”呼颜况气得直骂,真没想到还有这么不怕打的将军和士兵。真是骑虎难下,马上就要到嘴的肉也不能这么轻易地放弃了呀!他将五十万大军分成十个组,轮班围困城内守军。城内一个乌鸦都飞不出来,他就不信,一个青巴楞子还能挺几天?
围你就围,岳阳还真不怕后周兵的轮番围城,只是呼颜况哪里知道邺城的地下道一分一秒都没有停止运粮运草。再过几天,你那五十万大军吃啥喝啥可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