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
而这五千步兵,基本上就是纯火器部队了,这也是大明军事改革的一项重要尝试。夜幕降临,吉野城内外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马嘶声和兵器碰撞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斗。李景隆与常茂通过信使频繁沟通,制定出一套内外夹击的战术,意图一举打破幕府军的围攻,扭转战局。而幕府军方面,赤松义则和细川满元在经历了夜袭后,变得更加谨慎,他们加强了营地的警戒,同时也在商讨如何应对明军可能发起的攻势,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准备,都无法预料到即将到来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火器盛宴。随着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照耀在吉野城上,一场决定南朝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晨光中,吉野城的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李景隆率领的五千明军步兵已经整装待发,明军的火器部队尤为引人注目,那些黑洞洞的炮口仿佛是地府大门的缝隙,随时准备吞噬一切阻挡在它们面前的敌人。火药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与清晨的凉意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心悸的氛围。幕府军的营地也是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赤松义则和细川满元来回穿梭于各营之间,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这一战不仅关乎个人的荣辱,更关乎整个幕府的未来,因此他们必须要战胜。随着太阳逐渐升高,很快,幕府军集结完毕,开始了推进。随后,李景隆也下达了开火的命令。明军的火炮部队首先开火。炮声如雷,震耳欲聋!火药的轰鸣仿佛是巨灵神的怒吼,将大地震颤,幕府军的军阵瞬间化为一片火海。炮火之下,无论是坚固的橹盾还是轻薄的竹甲,统统都化为了灰烬。赤松义则和细川满元面色凝重,他们虽料到明军拥有强大的火器,却未曾想其威力竟至如此地步。或者说,他们对于明军火力的概念,还停留在五年前的高丽之战的时候。那时候,明军的火器就很强大,但是也没有到这种毁天灭地的地步。要知道,对面可是只有五千人!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炮火洗礼,幕府军的士气瞬间跌落谷底,许多士兵甚至未及战斗便已心生退意。“谁都不许退!”赤松义则大吼,声音中满是焦急。他深知,若任由明军的火器继续肆虐,幕府军将毫无胜算。于是,赤松义则紧急命令剩余的部队改变战术,分散开来,试图利用地形掩护,从多个方向对明军进行突袭,以期打破这致命的火网。然而,李景隆早已料到幕府军会有此举。他冷笑一声,命令火炮部队调整射击角度,对主要方向进行轰击。幕府军损失惨重,而明军则凭借着先进的火器,牢牢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李景隆站在高处,望着战场上的局势,心中知道,这一战,明军已经赢了一大半。与此同时,吉野城内也是一片欢腾。后龟山天皇与南朝群臣站在城墙上,亲眼目睹了明军火器的威力,心中充满了感激。他们明白,这一战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南朝复兴的曙光。随着幕府军攻势的逐渐减弱,李景隆决定发起最后的总攻。他命令火铳部队整装待发,同时常茂也带着精锐骑兵出城,绕至幕府军侧翼,准备进行夹击。一切准备就绪后,李景隆高举手中的令旗,大声喊道:“全军出击!”五千明军火铳手如同潮水般涌出,他们步伐整齐,士气高昂。火铳手的阵列宛如一条火龙,吞吐着炽烈的火焰,向幕府军的阵地猛扑而去。“砰砰砰!”火铳手们迅速装填,扣动扳机,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随之响起,火舌喷吐,夹杂着浓烈的硝烟与炽热的气浪,向幕府军的阵地席卷而去。每一发火铳的轰鸣,都伴随着幕府军士兵的倒下,他们的铠甲在火铳的强大威力下显得如此脆弱,如同纸糊一般被轻易洞穿。幕府军的防线在火铳的狂轰滥炸之下开始崩溃,士兵们或惊恐地四处逃窜,或被炸得支离破碎,战场上布满了残缺不全的肢体和绝望的哀嚎声。而超出所有幕府军将领的认知,明军的火铳,射程极远,而且装填速度非常快,比以前的火铳快了数倍不止!这根本就是屠戮!要知道,以前火器被视作不如弓箭,就是因为射程近,装填速度慢。可现在明军的火器,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这些缺点已经被完全改掉了。因此,此刻面对明军采用线列步兵战术,所使用出的“排队铳毙”,当面的幕府军,基本上是完全无解的。哪怕有弓箭零星反击,射杀了明军的火铳手,这些火铳手也保持着极为严苛的阵型,踩着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