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见孙大人哀声痛呼的模样,忙让人去请太医,又无奈地把温知意和穆云起请到了御书房。
“说吧,这次又是怎么回事?”皇帝站在御案前,俯视着眼前两个一而再再而三殴打朝中重臣的罪魁祸首。
温知意也不隐瞒,将事情如实道来,帝王当了这许多年的皇帝,什么事没见过,什么事没听过?也硬是被孙大人的想法震了一震。
震惊过后就是恼怒:“孙达这次未免太过。”
帝王也不叫「孙爱卿」了,愤怒之下直呼其名。
温知意也觉得孙大人此举纯属作死,帝王再怎么是个仁慈的明君,他也是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被这样编排,他岂能轻轻放过?
当然,孙大人也可能是被温知意气得失去理智,一时上头,才敢这般大放厥词。
但不管原因如何,他的官途,怕是要走到头了。
皇帝倒并不担心其他官员的想法,温知意的战功是实打实的,这一点朝中所有人有目共睹。除了孙大人这中生性龌蹉之人,其他人自然不会往这方面胡思乱想。
帝王看向眼前二人,自然无法再计较他们在宫廷中与人动手之事,反而安慰了两句,又赏了些东西。
其余等着看热闹的朝臣们,并不清楚事情原委,只看到刚刚打了人的两人非但没被罚,还带着帝王的赏赐离宫,纷纷感叹陛下对这两人的信重。
孙大人这三番两次的挨打,看来都是白挨了。
第90章 正文完结
三年后,终于逐渐有其他几位女官站上朝堂,有温知意在前顶着压力,她们入朝的过程比她当初轻松得多,遭受到的反对也比当初小得多。
在她们逐渐站稳脚跟后,温知意选择了外调。
很多人都不理解她的选择,随着其他几位女官在朝上亮眼的表现,再无人对女子入朝一事多加诟病。
温知意的压力小了很多,她终于可以高枕无忧地在朝中大施拳脚,而不会再有人因为她女子的身份就对她有成见,对她的所有政见加以反对,而她却在这个时候,选择退出了大楚的权力中心。
其他人都难以理解,但这对于温知意而言,更像是功成身退。
她想做的,她该做的,都已经做到了,如今时机成熟,已经到了可以退出的时候了。
此前,一直有人觉得她有阴谋,先是一力推广女学,后是对站上朝堂的女官多加鼓励、传授经验,不少人都觉得温知意此举是在朝中培养自己的势力。还有人为此弹劾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