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了村,村里除了吃就是睡,也没啥活动了,村里人就寻思着配对去了,村里谁家的娃子到了年纪的,正好在外村的那几家多看看,考察下哪家的闺女、小子能配的上自家娃子的。
徐家的春分也到了年纪该找媳妇了,云夫子家的闺女今年十五,正好比春分小一岁,两家离的不远,钱婆子早就看上了他家闺女,时不时的就让春分去云夫子家配点驱虫药或是外伤药的,顺便给云大夫家送点野菜、果子什么的。
一来二去两家也就熟了,还让家里的荷花、杜鹃多找云夫子家的丁香玩,在她面前多夸夸自家哥哥春分。
这样你来我往的,云家也看出徐家的打算了,又看春分这小子不错,也就默认了,两个孩子之间也有了一丝丝情谊。
趁着现在封山了没什么事,徐家请的村长夫人做媒人,去向云家提亲了,出的聘礼可不老少呀,村长夫人做媒也做的高兴。
徐家之前攒了不少的银子,这次提亲出手也大方,给了云家二十两银子,这银子如今在山里也不好使,所以徐家又给送了一对野兔、二斤碎米、五斤白面、一斤红糖、一筐板栗、一筐柿子、一篮菜干。
这聘礼在现在的这个时候可算是诚意十足呀,不少人看的都流了口水,直叹徐家咋没看上自家的闺女,不然这些聘礼可够自家吃不少日子呀。
云家收了聘礼,两家就找了孟婆子算成亲的日子,选了一个最近的,云家觉得徐家诚意满满也就同意了。
成亲当天不仅将银子都给了丁香做陪嫁,还又添了五两银子,又找李木头打了一套柜子和一套桌椅,还有一个装行李的箱笼。
徐家之前多做的杂物房就派上了用场,将里面的杂物都清理出来,再打扫一番就能做春分的新房了。
由于云家会陪柜子和桌椅,所以屋里也不用放什么家具了,只在炕上面铺一层被褥就行,被褥还是橘又橘拿出来的,说是自家多带的一套,让大嫂别嫌弃,这时候的被褥可没地方买呀,大嫂赵氏感激极了,哪里还会嫌弃用没用过。
到了成亲那一日,村里不少人家都过来沾沾喜气,这家一把野菜,那家一把野菜的,现在粮食金贵也没啥好东西招待的,徐家就将之前晒的熏兔子拿出来,说是做一大锅的野菜兔肉汤,来参加的每人一碗,喜庆喜庆。
村里人听了开心极了,咋滴也要来庆祝庆祝不是,特别是那几家新来的灾民,也都捡了些野菜过来热闹热闹。
这时候没有轿子,春分就推的自家的推车去接的亲,没那么多的红布,只在胸前挂了一朵大红花,这大红花还是村长家借来的。
到了云大夫家,丁香头顶着红盖头被弟弟云决明背了出来,春分看到了喜得嘴都要咧到后跟了,颤着手从小舅子决明手里接过丁香,轻轻的放在了板车上,小声的说:“丁香,我来娶你了”。
盖头下的丁香听了,绞着手里的帕子,脸蛋通红,点着头,轻轻的发了一声,“嗯!”,春分听的脸更红了,眼睛胶在丁香身上去推起了板车。
村里的娃子都跑过来看徐家娶亲,在旁边闹哄哄的喊着:“娶新娘啰,娶新娘啰!”,一声高过一声,热闹极了,孩子们的喊声就好像是娶亲的伴奏一般。
春分今日喜气洋洋,被众人簇拥着,脸红红的就推着丁香回家了,一步一步走的很稳,似乎是害怕晃着推车上的姑娘。
到了徐家,丁香被春分扶着从推车上下来进了喜堂,村长高喊:“一拜天地!”,春分领着丁香面向门外。
村长看到准备好的新人,唱起:“一鞠躬,敬苍天,佳偶天成!”,随着村长的唱词,一对新人面向天地虔诚的鞠了一躬。
又唱:“二鞠躬,敬黄土,喜结连理!”,春分和丁香又对着天地鞠了一躬。
再唱:“三鞠躬,敬天地,地久天长!”,春分和丁香跟着唱词又对着天地鞠了一躬,两人手心都紧张的冒起了汗。
拜完天地,新人由面对喜堂门外转向面对春分的父母福贵和赵氏,今日福贵和赵氏都穿了自己压箱底的衣服,还是卖下水后新做的,纯棉的,没有补丁。
福贵和赵氏紧张的坐在上首,只听村长唱到:“二拜高堂!一鞠躬,敬父母,骨肉情,情如东海!”,春分领着丁香朝父母拜去。
又唱:“二鞠躬,谢父母,养育恩,恩重如山!”,新人又拜。
再唱:“三鞠躬,祝父母,享天伦,长寿百年!”,新人再拜。
望着下面朝自己行礼的孩子,福贵乐的喜气洋洋,赵母确是红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