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卫团的效率很快,陈军甚至看到,远处的靶子,居然是脸盆。
只用不到十五分钟,整个靶场就部署好了。
陈军当然不让的趴了下来。
所有人也全都拿起了望远镜。
率先被命中的是两千米位置上的靶子。
固定在木桩上的铁盆,并没有被击飞,因为这是被夹在了两个木桩之间,但是铁盆的中间,出现了一个碗口大的缺
口。
两千米一枪命中。
所有人看向陈军的目光,全都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不单单是那把枪打得准,关键还有看人在使用。
李团长下意识的咽了一下口水,看向陈军的目光,如同在看什么怪物一样。
要知道全军枪法最好的神枪手,最远精确射击距离,也就八百米不到。
尽管有枪械的加成,但是两千米,还是太恐怖了。
要是在今天之前,有人说可以一枪打中两千米,李团长绝对会跳起来给对方一个大逼兜,吹牛都不打草稿。
而一旁的杨将军看向陈军的目光,也充满了震撼。
所有人的目光,其实都差不多。
但是陈军此刻也瞄准了两千米外的目标
两千米,还在巴雷特的有效射程内,但是两千五百米,那可就不同了。
子弹会形成了一个弧线。
想要命中,陈军需要更加精准的计算风速,湿度。
所以陈军瞄准了足足有十几秒,在重新调整了瞄准镜后,这才开枪。
两千五百米外的铁盆,再次被一枪命中。
而此刻众人看向陈军的目光,已经在看什么怪物一样了。
两千五百米,这可是火炮才能够达到的射程。
接下来是三千米,所有人全都屏住了呼吸。
陈军也是瞄准了有二十秒的时间,结果并没有命中。
这不奇怪,陈军也没有放弃,重新拉动枪栓上膛,第二枪瞄准了差不多十秒,微调了一下,然后一枪命中。
整个靶场上,早已经是鸦雀无声了。
然而陈军的测试还没有完成
只见陈军退掉了弹厘,从将自己带来的子弹盒打开,里面装的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别小看了这款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这个时代,那就是超前的产物。
种花家也是到了八十年代,才开始研制这款弹药。
其中难度极大的高密度钨合金的成型和加工工艺,及闭气环等关键技术,可不是那么好攻克的
种花家也是用了很多年,才拥有这款穿甲弹。
现在,这些技术,陈军都已经解决了。
就是生产的成本,很不便宜。
一千米距离上,三十毫米的装甲,陈军也不知道能不能击穿。
巴雷特的穿甲能力,使用普通的穿甲弹,可以在一千米距离上,穿透八毫米的装甲。
但是陈军用的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穿甲能力是普通穿甲弹的好几倍。
而巴雷特在一百米距离上的穿甲能力是四十毫米。
现在要面对的是两百米距离,且八十毫米的装甲。
陈军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但是只有这样,才能够测试出穿甲深度。
这款原本应该用以坦克滑膛炮上的单种,还被陈军浓缩到12.7毫米。
但是就这一颗子弹的长度,便超过了二十厘米,比同尺寸的子弹,也要长了很多。
陈军拉开了枪栓,将一颗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插入了枪膛之中。
推动枪栓,子弹上膛。
陈军舔了一下嘴唇,他现在已经忘记了身边的其他人,眼中只有远处的标靶。
一干米的距离,陈军几乎不需要瞄准,子弹出膛的瞬间,弹芯上的蛋壳脱落,飞针一样的弹芯,瞬间就命中了目
标。
在树立的钢板上,直接钻出了一个水管大小的小孔。
小孔的边缘,钢板出现了热熔的现象。
三十毫米钢板,被击穿了。
钨芯在穿透钢板的过程之中,融化成了金属射流,将钢板后面打出了密集的小孔。
说是贯穿了,又没有完全贯穿,但是已经能够对钢板后面的人,造成极大的杀伤力了。
不过标靶的情况,陈军现在看不到。
他又瞄准了两百米外的八十毫米厚度的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