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问题治好了,就算没有治好,未来几十年内,也不会轻易复发。
“陈总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些都是001兵工厂内的专家和工程师.
而这位年轻人,就是陈军同志了,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陈军同志才十九岁,可是种花
家第十六位国产一级总工程师,并且直接折服了整个中科院,中科院上下见到陈总工,都要叫一声老师”
在陈更将军的身后,是一群年纪基本上都在四十岁以上的工程师和军工专家,陈更将军也对双方的身份,进行了介
绍。
然后陈军也享受到了再次被包围的感觉。
事实上,根本不需要陈更将军说陈军的丰功伟绩,就陈军拿出来的东风六驱越野卡车,东风猛士,还有六零式
枪族,以及“我兔的关爱”反器材狙击步枪,就已经赢得了这专家和工程师的钦佩了。
特别是陈军拿出来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这可不单单是一颗子弹,更是一颗炮弹。
陈军一下车,就看到了在一旁的架子上,摆放着几枚一百毫米口径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这才是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最恐怖的地方,是专门用来打坦克的。
不过想要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话,目前种花家坦克上的线膛炮,效果并没有那么优秀
看到陈军看到了那些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中一个老者就问道:
“陈总工,我是五九式坦克的主炮主设计师,我们已经是实验的火炮上,试射过您提供了这款尾翼稳定脱壳穿甲
弹,但是效果上,似乎并不能达到您在图纸上所表示的穿深深度,这是为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陈军立即解答了对方的疑惑,说道:“这就涉及到炮管内技术问题了,现在不管是我们的坦克火
炮,还是各个堂口的坦克火炮,使用的都是线膛炮。
线膛炮使用刻有膛线的炮管,弹丸通常是不需要尾翼稳定的
炮弹发射在经过膛线的时候,就会自行旋转起来。
尾翼帮助弹丸本身在飞行中保持稳定,提高精度和射程,可不需要膛线帮助其高速旋转,来提升稳定性,有了尾翼
稳定,反而降低了炮弹的初速。
所以如果是线膛炮的话,必须要要使用无尾翼穿甲弹。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以说是专门为滑膛炮设计的。
滑膛炮内是没有膛线的,因此炮弹出膛之后,是没有自带旋转来提升炮弹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因此需要尾翼稳定飞
行姿态。
想要让穿甲弹达到我设计的理想穿甲深度,就必须要要使用滑膛炮,并且是高膛压的滑膛炮。
然后进一步增加炮膛内的可承受压力,用更多的装药,用初速来提升炮弹的穿甲深度。
滑膛炮使用高压气体推动弹丸穿过炮管,弹丸从膛口射出时,脱壳过程发生在炮管外部。
反观线膛炮使用低压气体推动弹丸穿过炮管,弹丸从膛口射出时,脱壳过程发生在炮管内部,通常,线膛炮的弹丸
在发射后会迅速脱离外部弹壳,只留下尾翼稳定的弹体飞行。
因此炮弹的初速之差距,也就相当的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你们用线膛炮测试的时候,穿深不够。”
听到陈军的详细解释,所有的专家,全都立即然大悟。
线膛炮也可以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但是没有这个必要,弄掉炮弹的尾翼就行了。
“那你们测试了一下,穿深如何?”陈军好奇的问道。
虽然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是陈军设计的,但是具体效果如何,也要看使用的火炮膛压,以及火炮的初速。
503
“一千米距离上,四百毫米轻松穿透,最大可穿深将近五百毫米!
听到这个数据,陈军摇摇头说道:“确实是不够,按照的设计,如果是使用高膛压的滑膛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
穿甲弹的话,在一千米的距离上,穿深应该在八百毫米,在一千五百米上,六百毫米,两千米上,也最少有五百毫米的
穿深。”
听到陈军的话,人群之中的几个坦克领域的总工程师,都有些无语的说“陈总工,按照你说的数据,那任何一辆坦克拿出来,都可以变成糖葫芦了。”
哪怕这个时代的坦克,比二战时期的坦克强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