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雄英,到底是不同的!
坤宁宫内。
朱元璋已经落座。
在他怀中,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粉雕玉琢一样的瓷娃娃。
黑白分明的眼睛眨巴眨巴,小小的嘴唇上还沾着糕点,不时看向怀中的朱雄英,蹬着小腿。
看得出来,朱元璋非常稀罕自己这个孙儿,从进来之后抱在怀中,就根本没有离过手。
“咱大孙也爷爷奶奶的叫着……咱听着亲切,是吧大孙。”
如果内容出错稍后用浏览器尝试阅读!
立时,马皇后带着好奇,开始正式翻阅起来。
马皇后也跟着走了进来,朱标紧随其后。
顿时,一家五口,盯着这歪歪扭扭的大字,朱元璋看过还好说。
“不过,这喜脉周御医也不确定,准备等过些日子再重新看看。”
倒是真的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一家长者一般。
马皇后拉着女子坐下,眉眼柔和。
只有三岁的朱雄英抬起头,数着手指头,最后比了个朱元璋看不懂的手势。
“不都说了吗,雄英不一样。”老朱一摆手,毫不掩饰自己的偏爱。
之前的不快,也就没人提起,其乐融融,很快一顿饭就吃完了。
说着,他直接将这奏疏拿给马皇后。
“要真有喜,这孩子的名字也得想,咱早就想好了,标儿这群兄弟的名字,都是木字旁,以后咱的第三代,那得就是火字旁。”
朱元璋这才不再逗弄大孙,将他小心翼翼的放在一旁的凳子坐稳,常菁连忙过来,将其抱着。
特别是:朱元璋早知空印案的缘由,却要故意发起,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马皇后这才看向朱元璋。
“雄英,你又要有弟弟了,说不准也是个妹妹。”
而朱标也是疑惑看来。
“咱让你继续看,不是听着你数落咱,该杀谁不杀谁,咱心里有杆秤。你继续看下去……”
“嗯。”常菁答应一声,随即和朱标对视一眼,这才慢慢坐下。
马皇后听到这些,本能想劝,但也是缓缓一笑。
只不过,两人的疑惑只是一瞬间,在细细的咀嚼了“老朱家”三个字后,两人似乎同时反应过来。
“木生火!取个‘熥’字……”
“行了,八字还没一撇,就别说这些了。”马皇后将其打断,
“什么……”朱元璋装作不知。
女子自然就是大明第一任太子妃。
常菁轻声道:“爹,雄英不孤单的,东宫也有个弟弟陪着他呢。”
马皇后一脸感慨,越是看到后面,她的眉头就蹙紧,最后,更是为苏贵渊叫屈起来。
“最近有些不舒服,娘就请了周御医过来把把脉,听周御医说,应该是……是有喜了。”
其父为科举出来的秀才,五年没有进一步,只能看着别人高升,最后反倒要因为所尽职责,落入空印案,谁看了不恼火。
马皇后无奈道:“刚才还跟我们说,我们这些身边人,都不如一个孩子,那封奏疏也让我们看看,是怎么个不如法。听说你在朝堂上,百般不信,回来了态度一下就变了,倒成了我们不如了。我倒真要看看,一个六岁的孩子,到底写出了什么。”
常菁点了点头,“都听母后的。”
朱标和马皇后还有常菁三人,顿时就皱起眉头。
“你往下看就知道了。”朱元璋示意其继续。
朱标也跟着看了过来,常菁本来想避嫌走开,但因为太过好奇也是看了过去,反正父皇又没说什么。
“你说允炆啊?”朱元璋笑着点头,“那小子也是,不过他到底是被吕氏教的太规矩了些,才两岁话都说不清楚,站都站不稳,吕氏就教什么规矩,哼。”
或许在这里。
这一翻阅不要紧,刚翻阅过后,其表情马上就认真了。
等她接下来继续看下去、
“说来,宫里雄英的玩伴太少了些,大多还是叫叔叔姑姑的,有了弟弟长大一点能陪着玩也不错。”
朱元璋倒是没想那么多,只觉得今天的恼火和不快,全被这个好消息给冲散了。
马皇后叹了一口气,前面看得出来,都是为人子者的心里话,心中愤懑难言。
雄英,到底是不同的。
“菁儿,你也坐下吧,站这儿像什么话。这几天没事就多来坤宁宫,你身为太子妃,这后宫里面的事情,你也要帮衬一点儿。”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刨除掉刚才说的,妹子你还真说对了,咱就是不信这是一个小孩儿写的,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