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要实业救国。最后惨淡经营几十年,还是彻底破产了。”
“这个人不是姓张吗?”许诺雨好像知道青灯口中的他是谁了,“怎么姓周了?”
“这是同一个人,只不过为了躲避仇家才改的名字。”青灯解释道,“我因为习武的原因被他看上,最后成为了他的保镖。”
“后来他看透了当时腐朽的政府,所以干脆再度变卖家产建立孤儿院。”青灯继续说道,“不知道他是看到了什么才改变的,我只记得那天晚上他说那些因战乱而生的孤儿很是可怜。”
“要不是时代因素,我想这个人一定可以成功。”
“没错。”青灯赞同道,“后来他的仇家还是找到了他,我也是在那一年受到伤。受伤之后的我就来到了他创办的孤儿院,当起了清洁工。”
“那孤儿院院长又是怎么一会?”
“这个故事我想你们还是看一下她写的文章吧。”青灯说着拿出了一个旧笔记本,上面工整的字迹记录了院长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这个东西我一直寄存在这个地方。”
那是1992年的时候冬季,当时的枫林市迎来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经过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大雪覆盖了整个城市,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绒毯。无论是附近的山川、城市里的河流、还是乡村的房屋,都被这纯净的白色所覆盖,变得宁静而庄重。每一片雪花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让人叹为观止。
我站在孤儿院的门口,而面前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青年男子。我不记得那人的长相,只记得他抱着两个女婴。这两个女婴一个刚刚满月,另一个快要四岁了。
“你的孩子?”
我不确定这两个孩子和男子的关系,所以我需要问清楚。毕竟遗弃婴儿是违法的行为。
“是……”青年男子说话的声音有些特别,听起来十分的低沉,“只不过我有病,所以不得不将她们送过来。”
青年男子说着就拿出了一张医院的症断书,上面赫然写着精神疾病。这一类精神疾病在犯病的时候会让人变得狂躁、易怒。这样的人最好的归宿是精神病院,养孩子的话根本不现实。
“孩子的母亲呢?”
我没有去鉴别那张症断书的真伪,因为我看见症断书下面是一张银行卡,而且是金卡。在那个黑金卡还没有流行的年代,金卡就是有钱人的象征。一般情况下没有百万以上的存款根本办不到一张金卡。
你们或许认为我是个贪财的家伙,其实并不是这样。毕竟孤儿院的开支很大,创办者周毅夫留下的资产已经快要花光,光靠政府或补贴者社会捐赠根本熬不付出。
“死了。”
青年男子在回答我的问题是一点悲伤的感觉都没有。配合他的年龄,我认为他虽然很有钱,但也是为了所谓的名声在擦枪走火后不愿意负责的那一类人。
“好吧……你还有什么交代的吗?”
“名字……小的那个叫周晓涵。”青年男子说道,“晓字具有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才华的寓意。涵字具有品德、有修养、有才华之人的寓意。”
“大的那个……叫周曼桢”青年男子继续说道,“曼桢这个名字可以被理解为“柔美而坚定的支柱”,寓意着一个人坚强而优美的品质。”
“好的。”我点了点头,“需要告诉她们关于你的事情吗?”
“不需要……而且不要让她们知道姐妹的关系。”青年男子说道,“无论是谁收养了她们,但是一定要让她们好好读书。”
我一度以为我不会和他再一次的见面,可是在最小的那个小孩到上幼儿园的时候青年男子再一次的出现了。这一次我看清了他的脸。
眼前这位青年男子,明明才三十有余,却仿佛被岁月的风霜无情地雕刻,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精神疾病造成的,又或者是这个青年人夜夜笙歌提前透支了自己的身体。
“这一次来有什么事情吗?”
我给青年男子递了一杯茶,由于他没有留下姓名所以我并不知道他叫什么。
“有人收养她们吗?”
“有。”
我诧异的看着眼前的青年男子,因为就在前半个小时就有一对夫妇要求领养周曼桢。
“是什么人?”
“一对夫妇,在光晕科技公司上班。”我回答道,“好像是男方无法生育,所以才决定领养一个小孩。”
“科技公司……”青年男子盘算着什么,“养一个孩子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他们真的是因为不孕不育才领养孩子的吗?”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