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清塘铺与梅城也就间隔百里不到,而且路况平缓了很多,属于一条山川之间的峡谷地带。黄昏时刻这队人马已到城外,才经历过战火的城池破败不堪,到处是焚毁的房舍,满眼皆狼藉。年轻力壮者或逃遁无形,或湮没于混战,只剩步履蹒跚的老弱妇孺,满脸尘土的脸上还挂着泪?,表情麻木的望向这一支希希拉拉的队伍。
这梅城前几日才为萧相宇所破,县太爷死于乱军之中,城内所获物资一部分随军去往宁乡,另一部分被萧相宇安排送回了梅王山寨(双碑仑)。梅城地理位置位于群山环抱的一块小盆地之中,几百年以来一直是安化县治所在,伊水穿城而过,这是资江的一条主支流,全长88公里。起于大福黄皮界,流经仙溪、梅城、乐安、高明等镇,于益阳敷溪汇进资江。水陆交通还算便利,更是控制中梅峒的核心区域。
一行人等已穿城而进,到达城中残破的县衙。刘猛大声道:“传令兵,命人去紫云山(城外制高点)、岩溪桥(伊水河道进出梅城关键隘口)等地布哨警戒!命人埋锅造饭!其余人等休息!”士卒们各自而去。而此时的余升已可下地行走,如此恢复速度,可能也是穿越赋能吧。(实则内心台词是:山路难行,有人抬,我干嘛走?)他来到了萧相宇身边道:“梅王,您这看似草台班子,没想到行军布政,还颇有一定的章法啊。”萧相宇回道:“先生过讲了,实则我梅山人也并不尽是文墨不通之徒,此地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建县,而世有山民偷摸将族中子弟送往资江南岸龟台山资江书院,求学研习,从而得以续传文化之薪火!然(并卵),遭此乱世,终年无雨雪,井皆浅涸,河道干枯,农牧荒废,人畜皆带泥汲饮!木皮草根剥掘殆尽,人相食,父子夫妇相杀食!如此混乱不堪之世道,知书答理何用?礼仪廉耻又有何用啊?”伴随着萧相宇的慷慨陈词,城外响起了声声狼嚎,有胆大者竟然沿断壁越上城墙,窥视起城内诸人,那狼眼似阴森鬼火游移,让人汗毛倒竖。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余升左手夺来旁边土卒猎弓,右手抓过箭筒弓箭,于电光火石间嗖嗖三箭,伴随着狼的哀嚎,城墙处响起几声沉闷坠地之声。“好身手!好身手啊!”众人短暂错愕之后,齐声喝彩。余升将猎弓扔还给士卒道:“今晚加餐,寻到者先得!”那士卒看向刘猛与萧相宇,获得眼神肯定后,也是麻溜招呼左右跟班奔城墙下寻去。萧相宇道:“先生果然是文武全才,人中龙凤啊!”余升答道:“岂敢岂敢,只是刚进城时见此城老幼妇孺众多,这山中之城入夜又是群狼环伺。梅王,您是不是也顾及下他们?毕竟人口已经散失过多了,未来恢复,人口更显珍贵。您看?”萧相宇看向刘猛,又看向余升问道:“先生可有良法安置?”余升说道:“不如吃过晚饭,发动手下士卒鸣锣举火,一来可驱散群狼,二来可将乡亲们集中保护并施以粥食。”萧相宇再次看向刘猛面露疑虑,此时刘猛也面露难色对余升问道:“这城中老弱妇孺怕是有过万之众,一餐一顿尚可,但长此下去我们也供不上啊?若有余粮,当初又怎会出山,死那么多梅山弟兄攻虐此城呢?”余升答道:“梅王、左甲王,稍安勿躁。我观伊水尚可免强通航,而沿伊水到资江下游流域历来都是粮食重产地,虽受旱情影响,但远不至似这山中高地颗粒无收状态。我将短期之内,在这梅山之中寻获铁矿开展冶炼,在伊水边造炉制盐。而盐铁自古都是官府专营的创收利器,有这两样还怕换不来整船整船的粮食?再则,我后期有伊水筑坝的计划,水库建成之日,这梅山之中将永不再受旱涝之苦,就算百八十万人口粮食也会自给有余!”此时的萧相宇、刘猛等人听的似懂非懂,一脸懵逼,但也理解了个大概吧。
此时众人已抬狼尸而至,忙着架火祛毛,其它分灶也饭食将熟,后勤兵卒在刘猛吩咐下,早已拿出离城时藏匿在此的酒肉饮食逐灶分发。余升见那狼尸肥大,不知是吃了多少饿殍人尸,并无太多食欲。稍远处的萧相宇、刘猛等人已经围坐一桌,并向他招呼,让余升过去同坐一桌。余升朝在座诸位逐一拱手礼后,于萧相宇旁落坐。“诸位!”萧相宇举杯发言,接着道:“此次出山寻活路,有得有失!失,沩山一战眼看官兵必败,哪想到那黄材姜老贼突然带乡兵从我方背后杀到!导致我梅山儿郎死伤过半,这笔帐,先记下了!敬为了梅山而命殇的儿郎们!”“敬梅山儿郎!”所有人同时响应,声震梅城。约莫半分钟后,萧相宇示意大家再次落坐,其它灶头也恢复了熙攘。萧相宇接着说道:“弟兄们并没有白白牺牲,这一得这梅城,眼下官府自顾不暇,短期之内不会派兵回夺此城,我们有时间据水陆要道稳守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