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娣改名了,行哥儿改的,他告诉招娣,他有个很适合她的名字。
随后,他便在一张空白的纸上写下了两个大字——芮安。他看着这两个字,满意的笑了笑,随后就对招娣说道:
“芮芮物华,安心落意。以后你的名字,就叫芮安。”
于是,那天一整天,招娣在行哥儿的监督下,就做了两件事。一是记下这两个字,二是学会如何写这两个字。
当招娣,哦不!现在该称呼为芮安了。
当芮安终于把这两个字记牢并能写下来之后,她只有一个感悟,那就是太饿了!
为了完成行哥儿派给她的第一个任务,她真的全力以赴了。就连中午吃饭,她都随便扒拉了两口就又去练字了,根本没吃饱。没办法,记牢这两个字不难,但要会写,实在是太难了。
芮安觉得,她可以一天挑水挑上个四五个来回,再上山找野菜砍柴火两个来回,顺带着做好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洗好一家人两三天的换洗衣服。那都没有,要在一天之内学会写这两个字,来得困难。
不过她做到了,太好了!行哥儿不会被她气死了!她晚上一定要连吃三碗米饭,好好庆祝一下。
而行哥儿,在看着写了好几张纸的,逐渐成形的“芮安”二字后,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一天的时间虽然有些赶,但芮安无疑算是聪明的,她勉强算会写了,看样子,要想培养她,不是个行不通的事情。
芮安眼巴巴的看着行哥儿,等待着他的指示,见行哥儿笑了,她也跟着咧开了嘴角。结果,行哥儿接下来的话,彻底让她笑不出来了。
“很好,至少会写了,从明天开始,我们正式开始学习。芮安,下去吃饭休息吧!”
什么?你认真的吗?我的大少爷!你还不如让我干粗活!
芮安心里咬牙切齿的想着,但又不敢违背行哥儿做出的决定,于是她只能无可奈何又无精打采地回应了一声:“是。”
而后,她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似的,整个人瞬间变得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开了。
行哥儿好笑的看着她这副模样,见她幽幽的走远了。又唤来月明,简单交代了一下,招娣改名芮安的事情后,就让他下去了。
月明跟着行哥儿的时日最长,行哥儿只要简单的说一下自己的想法,月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会将招娣改名的消息传递下去,也会引导杜家的众人搞清楚,芮安在行哥儿这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
月明离开后,行哥儿拿着芮安最后写的那张纸,痴痴的看着。他的思绪渐渐飘远,慢慢的回忆到自己六岁第一次发病后的日子。
六岁的行哥儿并不明白,为什么母亲突然就不允许自己玩游戏了。无论是蹴鞠场上的酣畅淋漓,还是踢毽子时的欢声笑语,亦或是与小伙伴们尽情嬉闹的捉迷藏,这些曾经带给他无尽欢乐的活动,如今都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更令他费解的是,连平日里与他亲密无间的弟弟妹妹们,也纷纷离他而去,再不来他的院子里陪他一同玩耍。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变得对他小心翼翼的。每当他大笑或大哭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变得惊慌失措起来。当他又一次晕倒后,母亲甚至不再让他去学堂了。
那天,他看着母亲给他请来了一个家塾先生,做为他一个人的教书先生。他在一瞬间就明白了:自己大概,再也不能像个正常孩子那样活着了。
行哥儿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他不再吵着要出门,不再吵着要和小伙伴们玩,也不再问为什么弟弟妹妹们不来行健院找他玩了。他每天最期盼的事情,就是先生来给他上课的时候。
他非常享受那种能够学习到新知识的美妙感受,这种感觉仿佛是一道明亮的光芒,照亮了他原本枯燥乏味的生活,给他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满足感。
行哥儿拥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这或许要归功于他接受的一对一教学方式。
在这样专注而高效的学习环境中,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不仅学得多,而且还学得特别快。而他的先生也因为看到了他如此卓越的天赋和努力,越发用心地教导他,传授更多更深入的知识给他。
于是,在行哥儿与先生的共同努力下,他的学识日益渊博,远超其他同龄人。而他,也越发的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他早已经明白,只有喜怒不形于色,才能让所有人安心。
时间过得很快,行哥在自己十三岁的时候,迎来了先生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