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龙家门口堵了人。
几个老娘们透过门缝往里看,闻着肉香、香料混合味道,使劲吞咽口水。
虽然说妇女们都会做饭,但这时候做饭的花样很少。
北方农村家,一日三餐就是面条、馒头配个炒菜。
谁家做饭能有这个香味?
那是只有饭店里面,才能闻到的味道。
咕噜……
“这就是牛肉的味道?咋感觉跟之前闻过的不一样?”
周大娘小声嘀咕,口水忍不住的往下咽。
而此时厨房内的范文龙,调整好火候,让牛肉跟佐料再熬制一会儿。
火候很关键,口味能不能好,就需要火候来掌握。
看差不多就准备弄面条。
转身的时候,脚后跟带着一根柴棍,嗖的一下飞进灶眼里。
范文龙没有注意到。
“搞定了,只要到了预定时间,底料就成功熬制。”
如此香味四溢的底料,放块板砖进去浸泡,拿出来连嗦带啃喝十瓶啤酒。
此料一出,在现在的南县就是横着走。
范文龙自信满满,看向范母和好的面团。
“娘就是厉害,这面和的三光啊。”
再度奉上一记马屁,把范母咯咯咯的笑起来。
把面揪出来一部分,弄成片状,然后放进手动面条机里。
随着摇动转把,面片下降,两指宽的面条也就出现了。
不错。
面条没有操作难度,底料也成功熬制,接下来就等着出锅。
就在这时候,范文龙鼻子轻嗅,眉头略微皱起。
“哪来的糊味?”
范母也跟着嗅了一下,摇头表示啥也没闻到。
“坏了。”
范文龙反应过来,猛回头看向大铁锅。
底料糊了!
完了。
低头去看灶眼,里面多了一根柴棍。
他清楚记得,当时没有这块柴棍。
把木棍抽出来扔掉。
“糊了?是不是就不能用了?
这么一锅可是不少钱呢,那不是都要扔掉?”
范母担心且心疼的询问。
这一锅东西可要花不少钱,家里本来就不富裕,莫名其妙扔了钱要心疼死。
范文龙没有说话,拿起勺子搅拌了一下,不着急下定论。
真要有明显的糊味,这锅汤当然不能要了,明知道心疼也没办法。
心里很不舒服,本来一切顺利,没想到最后出这样的意外。
拿起勺子舀了一点汤料,如果糊味不太大的话,就自己留下来吃。
嗯?!
“咋了?就是糊了?”
范母紧张的靠近了些。
“糊的好啊。”
范文龙怪叫一声。
“这味道比预想中的还好。”
他有些不明所以,但又非常的吃惊。
抱着要失败的心情,没想到有意外惊喜。
范母不信邪,哪有糊了还更好吃的?
这孩子受刺激了。
用勺子尝过之后,顿觉得此味只应天上有,皇帝老儿才能吃上。
担心、心疼变成了欣喜、不安。
“小龙,这是不是成了?
我尝这味道好得很,这糊味也没啥啊。”
“岂止是成了,因祸得福,比我之前调的味道更好。”
范文龙很激动,蹲下来去看火灶眼,再看看那块抽出来的木棍。
回头找个红绳把它供起来,这简直是灶王爷给福利。
很显然因为这根柴棍,让灶火的温度提升了一部分。
至于提升了多少度不得而知,毕竟没有专业的测温工具。
但有一个判断标准很清楚。
微微的糊味。
默默的记下这个特点,这很可能才是真正的秘方。
把汤料盛出来。
“好了,等老姐回来,咱们就吃板面。”
范文龙自信满满。
话音落下,就听见街门道传来清亮的嗓门。
“周大妈、刘大姐,趴我家门口干什么?”
吱呀,双木门打开,范如萱走了进来。
“老姐,你回来了!”
范文龙看到姐姐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