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朕就知道,你是朕的好儿子,一定不是个犟种。”
朱瞻基终于笑了,他难得用词不雅了些,但那是因为朱祁钰终于合乎了他的期待。
望着眼前的朱祁钰,朱瞻基很是满意,这个儿子虽然没有朱祁镇那般落落大方放得开,但是他很清楚,那是因为他前面给予朱祁钰的关注度太少了,这才导致了朱祁钰瞻前顾后犹犹豫豫的性格。
而且现在朱祁钰的年岁还小,朱瞻基信心满满,他清楚,如果是换成了别人,可能在皇位上会有什么不佳的表现。
但是在天幕的描述之中,朱祁钰临危受命之后,做得事情比朱祁镇强太多了,两者之间可以说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对比。
那么没有道理,自己再将朱祁镇强行扶上位,连自己的皇位都能弄丢的儿子,朱瞻基是无法接受的。
“祁钰,如果你还想要朱祁镇活下去,就好好的坐稳这个皇位,让他不能起一丝觊觎之心,不然的话,你只会害死他或者害死你自己。”朱瞻基给朱祁钰留下这样的一句话,摸.摸他脑袋便离开了。
望着眼前朱瞻基的背影,朱祁钰被留在黑暗之中,不知道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天幕上,第二十五名的身份也被彰显出来。
“第二十五名,宋哲宗,赵煦。”
“主要事迹:亲政后,使用元丰新法,罢黜旧党,起用新党,逐步恢复免役、青苗、市易等新法,在军事上,赵煦一改元祐弃地求和的政策,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
评分87.05分,其中后世影响84分,治国理政89分,军事成就87分,人才挖掘88分,对外交流88分。”
这是一个罕见的五边形战士,虽然他没有一样特别突出的,但是他胜就胜在水桶,最差的短板也就是因为寿命太短暂,对后世的影响只有84分,但是其他的每一项都达到了近乎90分的程度。
宋朝的皇帝之中,也是有能用的。
“难怪他能成为第二十五名,他应该是身体健康或者是其他方面有什么重大的缺失,不然应该不止于第二十五名。”
三国,曹操发出了如此的感慨,他曾经认为生子当如孙仲谋,如今看来,赵煦可比孙仲谋强太多了。
或者说能够上榜的皇帝,本来就是人中之龙,手握几十年风云的人物。
“第二十四名,明宪宗朱见深。”
“主要事迹:上位之初,平反于谦冤狱,又恢复景帝帝号,赢得了朝野支持,保证了政局稳定。
初期倚重李贤、商辂等阁臣,斥逐佞幸,体谅民情,考察官吏,朝中能臣汇集。
在镇压郧阳民变后,于当地设置府县,安抚流民,使流民问题得以缓和。
军事上北击蒙古,平定河套,犁庭扫穴杀死了努尔哈赤先祖。
但是在中后期,逐渐怠于政事,习学方术,沉溺后宫,极度宠信万贵妃,内廷诸事多倚其统领。
崇信道术,大肆升授番僧。
晚年也渐知僧道、传奉官之滥,开始陆续裁汰,传旨多倚贤良内宦怀恩、覃恩,朝政无太大波澜,但留下了隐患西厂。”
“评分87.25分,其中后世影响89分,治国理政88分,军事成就88分,人才挖掘84分,对外交流86分。”
这种名次,众人看着也觉得中肯。
“第二十三名,后周世宗柴荣。”
“少年时容貌英奇,擅长骑射,略通书史,因为人谨慎敦厚被姑父郭威收为养子,早年曾随商人在江陵贩茶,对社会积弊有所体验。郭威驾崩后登基为帝,同年在高平之战中击退北汉与辽的联军。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致力于统一大业,曾言说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壮志,三次亲征南唐,迫使南唐割让淮南江北十四州,并去帝号,只称江南国主。
后又北征辽朝,连克三关三州,被称赞曰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评分87.45分,其中后世影响87分,治国理政88分,军事成就90分,人才挖掘87分,对外交流83分。”
这个人,则是让宋朝的皇帝面色都不大好看了起来。
只能快速的略过不提,而其他大臣则是早早的就闭上了嘴.巴低着头,只当自己没有看过天幕上的那一句句夸奖柴荣的点评,毕竟,这都是在打宋朝皇帝的脸。
“第二十二名,前秦世祖苻坚。”
因为前秦导致南北统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