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平便知道书院中一位四品的大儒,对非常痴迷,年轻时候想要主修家、兼修儒家,曾经在书院中闹出了很大的风波。
也就是说,他当年的老师差点被他活活气死,然后想要将他活活打死!
所以就连方子平这个还未进入书院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情,也算是一段佳话。
这位大儒,便是方子平的目标!
“若是能够拜入这位大儒门下,便可以获得家的修行之法!”
家虽然如今在百家中不入流,但是修行之法也不是随便烂大街的东西。
方子平想要获得,也只能想办法。
吃完之后,方乾宇便通知方家的亲戚朋友。
方乾定夫妇去世,丧事也要开始处理。
他接下来的几天已经告假,为的便是处理丧事。
……
接连七天过去,丧事才终于算是处理完毕。
方子平也对方乾定说了要改名字的事情。
理由也说了:“一定不负父母所望,将来会成为纪子那般的人物,所以在方、平两字之间加入个“子”。
方乾定虽然有些不理解,但是也同意了,并没有太过反对的想法,甚至还非常欣慰。
至于改父母定下的名字,是否有些不孝?
嗯,方平早就仔细查了。
儒家并没有这样的规定,甚至将自己的志向加入到自己的名字中,为的是不负父母所望,还算是孝道的一种。
这恐怕也是因为儒家并没有如同他原来世界的古代一般,达到独崇儒术的地步便胡乱解释礼法的原因。
若真是他原世界的古代,他想要修改自己的名字,一个大不孝恐怕早就砸下来了。
就是父母给你起名张二狗,你也不能改。
……
“还有不足一个月,便是书院大考,幸好我将原身的记忆全部都继承下来了,否则让我去考那些之乎者也,根本就不可能。”
想要进入青山书院,便必须通过书院每年的大考。
那个时候,书院祭酒也会现身,任何人都无法作弊。
对,就是这么绝对!
若是能够在一位二品大儒面前作弊,那修为恐怕也距离二品不远了。
因为在一位二品大儒的浩然正气影响之下,普通考生连产生作弊的想法都不可能。
方子平将需要大考的书本一本本翻阅,尽量让自己在这仅剩的时间里,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
要不然记忆也只是记忆。
书院大考可不会考核书中死记硬背的东西。
便如同前世他听闻的司法考试一般,所有的题目都是考核知识的理解,不会让你背诵默写一些书中的原文。
书院大考共有三门,在一天内全部考完,分别为策论、诗赋和杂文、墨义和经义。
其中策问涉及当下政治、经济、文化、吏治等方面的问题,命题形式相当于现代语文考试中的论述题和命题作文。
诗赋不用多说,杂文是官员所常用的篇、表、论、赞作文,类似今天的应用文写作,这是所有官员每天都要用到的。
墨义的意思是取儒家经典中的句子让应试者应答,或要求对答这个句子的含义,或要求对答注疏,类似今天的名字解释或简答题;
经义以儒家经典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节同一主题的句子为题目,让应试者作文,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类似今天的读后感。
若不是方子平知道来到了一个拥有超凡力量的世界,看到这些还以为直接就是科举呢。
不过儒家既然不能让朝堂独崇儒术,那就只能在书院中搞这一套了。
朝堂科考可并不会只考一门,而是各个部门中都有科考。
礼部中有礼考、吏部中吏考、户部有户考、兵部有兵考,军部有武举、三法司也有各自的科考……可以说任何一个衙门都有不同的科考。
每隔三年的六月和七月这两个月,便是大夏朝廷各个衙门的科考时间。
方子平感觉,除了要三年一次外,这样的科考跟他原本世界的公务员考试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那时,不管是诸子百家中任何一家,只要能够通过考核,便可以进入朝堂。
不过就算是进入其中,也只是做吏员,想要做官还需要慢慢表现,吏员跟方子平熟悉的公务员科员有点像,想要做官并不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书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