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包,在门外站成两列,男生一列,女生一列。班主任开始按大小个调整,小个子在前,大个子在后。两个一起进班级,男女生一桌,从第一排左数第一桌开始,第一排人满后,第二排从右数第一桌开始,依次类推,男生比女生多了十一个,后面就是前后相邻的两个男生一桌,最后一个人自己一桌。这样座位就排完了,放下书包,把书本放在桌堂子里边。班主任反复交待,认清自己的位置,记住同桌是谁,不要弄错了。
第一天课程少,最重要的一件事儿就是薅草。砖路的缝隙和整个操场都是杂草,密密麻麻的。校长给每个班级划分好位置,一个班级两个责任区。然后随着班主任一声令下,同学们齐刷刷的蹲了下去,开始对一棵一棵的杂草出手了。他们没有工具,空着手干,由于杂草长了近两个月,草根很深,特别难拔。幼儿班的小孩子第一次干,隔一会儿就有一个人摔屁墩。他们总是抓草的中间,结果就是从中间断了。要不就是因为草上的水分多,导致手很滑,经常脱手。脱手后,手心火辣辣的,手掌留下绿色的痕迹,远远闻起来,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凑近一闻,有股鱼腥的味道,刺鼻,恶心。赵老师左手端着刚点着的烟袋,送去嘴里,吐出一缕白烟。他看着效率很慢,于是叫大家都站起来,看他示范。他说完就蹲了下来,烟袋放在一旁,“看好了,手要抓住根部,两只手一起,一用力就下来了”,赵老师说完继续抽着烟。同学们看到老师示范的很轻松,都有模有样的学着,果然方法对了就容易多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终于把草都拔完了。最后,留下四个男生用筐把杂草运到西墙边,墙外就是壕沟,他们就直接把草扔了出去。
每个孩子都是从家带饭的,在书包里放一个铝饭盒。午休的时间,都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干完活吃饭特别香。一般家里最常带的就是土豆白菜之类的家常菜,家里吃什么就带什么。吃完了,饭盒和小勺放回书包里,放学带回家,拿给妈妈刷。午休期间很长,孩子们吃完午饭后还可以趴在桌子上睡一觉。同学们上午把校园环境美化了,下午主要工作就是打扫教室。第一步的工作由女生完成,每个女孩手里都拿着一块儿干抹布,分散开来,把墙面的黑点、铅笔道儿擦掉。墙面是刮的大白,所以擦起来比较容易。墙面擦好后,把抹布在水盆里投洗干净,然后分出几个人负责擦黑板,剩下的人负责擦讲桌、课桌和椅子。黑板上的粉笔灰,要擦四五次才能彻底擦掉,投一次抹布,就要换一次水。桌子和椅子相对很好擦,都不是很埋汰。接着一个男生用手撩水,撒在地上,墙边要多撒一些。接着女生拿笤帚把地上扫干净,随后就可以背起书包在走廊里待着了。男生们都把书包放在走廊,接着先把桌椅靠近讲台放着。一个人端起一盆水,走到后边,慢慢地倒下去,水沿着砖面流淌开去。两个拿着墩布的小伙儿开始上场,用力的擦着地面,累了就换下一波人,所有男生接力。拖了六七遍,终于露出完整的红砖面,看着舒服多了。墩布涮好,这回要拧的干一些,然后把砖面上多余的水分吸干。接着把桌椅全部堆放到后边儿,摞起来。然后重复刚才的工作,直至擦的露出砖面。讲台也是用砖砌成的,上面和外边沿都是用水泥抹的。水泥面吃水,拖起来很费力,但是由于面积不大,也很快就拖完了。全部都完事后,离放学还有十多分钟,学生们在操场自由活动,班主任赵老师在一旁抽着烟。
幼儿班放学比别的年级早,随着铃声想起,大家背着书包往校门外跑去,成群结队的回家了。学校用的电铃特别响,主要由电磁铁、铃铛、弹簧片和电源组成。当按下电铃按钮时,电路闭合,电流通过电磁铁,产生磁场,吸引铁心,铁心带动铃铛敲击,发出声音。当按钮松开,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磁性,铁心和铃铛回到原位,停止发出声音。全校公用一个,安在教务室北侧。看学校的老大爷负责按照时间点响铃,他单独有个房间。偶尔也会响错几次,要么一直不打下课铃,要么刚上课十分钟就打下课铃。
穆波在学校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渐渐的适应了学习生活。刚到十月份,昼夜温差就特别大,晚上最低气温零下三度,白天零上十四度。现在的天气,教室冻一宿之后,别说上课,待一分钟都很难受,如果不提前生炉子,大家就得穿厚棉袄上课了。今天,全校各班级都在搭炉子,赵老师也在班级里忙活着。之前,课桌一共排成四列,每两列之间都有走人的空当。随着赵老师一声令下,第二列,第三列分别向两边靠拢,中间腾出的地方正好放炉子用。坐在里边的同学出来就不方便了,不过一周一串座,从右向左,循环着。炉子搭好以后,赵老师提议选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