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鹏环顾四周,就像置身女生的海洋里,无比的快乐。
剪纸课确确实实不是穆鹏的强项,或者可以说是弱项。尽管剪纸特别无趣,老师却很有趣,他年龄有五十多了。剪各种花样行云流水,几分钟就成型。他总是边开着玩笑边剪纸,在大家哈哈大笑中,完成剪纸。穆鹏只能细心练习着,本以为这个选修课最好过,可以轻松拿到学分,反倒是成为最难的了。知易行难,也是一种乐趣,慢慢的穆鹏学会了剪囍字。前期一直都不协调,宽窄掌握不好尺度,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变得好了起来。参加足球队和学生会都是有学分的,穆鹏在得学分方面很轻松。
学习部的任务就是在有晚自习的时候,检查系里各班情况,维持纪律,一周两次。平时穆鹏总是跟着学长检查,检查完学长直接回宿舍去了,穆鹏则回到自习室。学长总是告诫他要用心一点儿,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要积极参与。穆鹏把重心都放在了足球队上,所以经常忽视学习部活动。学习部部长其实就相当于内定的,一届带一届,如果穆鹏表现好一些,副部长是很轻松就可以得到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每个人都有内心的权衡取舍,而这就是穆鹏取舍的结果。没人可以站在后来人的角度,去判断对错,说不清,道不明的。学校宿管部基本上都是东北的,甄诚顺利加入了宿管部。东北口音一说出来就特别亲切,所以穆鹏宿舍这边儿大家都很照顾。如果有同学抽烟被发现了,也只是让熄灭而已,不扣分。有一次,穆鹏和宿管部里的东北人一起聚餐,喝的啤酒,全部都换成盆喝。把盆倒满了得三瓶啤酒,这场面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儿,一群人一边喝着一边开心地唠嗑。
穆鹏早上起来洗漱完毕,整理好被褥,被子从外侧看有棱有角,因为在上铺,所以做好表面样子就行。几个早起的舍友一起结伴去吃早餐,校门口食堂离的比较远,显然不是最佳地点。校内女生宿舍北侧的食堂离男生宿舍只有五百米左右,全校师生早餐都会在这里吃,所以人会比较多,起晚了是要排队的。穆鹏他们开始快步向校内食堂走着,着急去吃早餐。想想今天的艰苦训练,穆鹏决定多吃一个包子。食堂从外侧看有些年头了,外墙贴着白瓷砖,部分已经脱落。从楼顶延伸下来的排水管,中间早已脱节,本应紧贴地面的弯头裂出一道明显缝隙,搁置在三米开外。大理石台阶失去了往日的光辉,被尘土覆盖着,边缘处断了一块儿。食堂是二层小楼,学校领导一般会在二楼吃,军训期间教官们也被安排在这里,给予高级待遇。其实早餐吃的差不多,只是上边会有服务人员,看起来高大上一些。食堂大门是双开门,铝合金门口,中间是大片玻璃,向外敞开着。一楼大厅很宽敞,可以容纳三百人同时用餐。食堂内有三个档口卖包子,玻璃上贴着1、2、3。几人走到1号窗口,穆鹏买了三个豆沙馅的包子,易超要了两个粉丝包,郭雷还是吃芹菜肉包。早上的包子最好吃,皮吃起来特别嫩,入口即化的感觉。这里的豆沙包和北方的豆沙包不太一样。北方的包子里边放的是红豆馅儿,红豆馅儿的制作过程包括红小豆浸泡、煮熟、去皮、捣碎,然后加入糖精。南方的包子里边放的是红豆沙,红豆沙的制作过程包括将红小豆浸泡、煮熟、去皮、煮成泥状,然后加入油、糖浆或玫瑰酱等甜酱混合均匀。
食堂最有特色的要属江西瓦罐,别提有多好吃,想想就流口水。三个一米五高的大缸立在隔断墙边,缸口一米左右宽,里面放了无数个小瓦罐儿,缸盖与缸体严丝合缝。瓦罐被电加热到一百摄氏度,并保持这个温度,趁热吃,简直不要太香。穆鹏第一次吃时,舌头被烫出一个大泡。莲藕排骨,莲藕吃起来鲜甜,排骨是粉色的,完全超出穆鹏的想象力。排骨放入口中,瞬间脱骨,肉质细腻,软糯q弹。喝口汤更是不得了,给人一种及时得到的满足感,毫不客气地说:汤比食材更有吸引力。穆鹏吃过后难以忘怀,深刻领略到了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美食传承和美食享受。
武汉当地都把吃早餐称为过早,穆鹏听着感觉有趣,所以后来跟他们也这么说。郭伟说话总是h和f分不清,吃饭就是吃换,可见方言的影响力,十多年教育也没能改变了。穆鹏自己想想就明白了,东北话被带出省,口音也没变得了。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两方面,一个是家庭教育,另一个就是环境教育。军训依旧是老三样,重复进行。穆鹏挺喜欢军训的,所以一直感觉很轻松,也算是圆了当兵梦。三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天所有方队都要接受学校领导的检阅。穆鹏的方队,向前走着,直到主席台边缘,甄诚是领队,喊着:“正步走”。瞬间整齐划一,都切换到正步模式。到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