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神十足。俩人送上祝福和问候以后,开始你一句我一句,感恩公司的培养,歌颂领导的成绩,感谢全体员工的付出,最后祝大家元旦快乐。随着女主持人报幕结束,节目正式开始,先是蒙古歌独唱,接着是跳舞,诗朗诵,只要是有女生表演,总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然而到了男生表演,都在私底下窃窃私语。接下来就是马头琴表演,表演者穿着蒙古袍,端坐在舞台中央,将琴置于两膝间,用弓擦奏弦鸣发声。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潮尔”或“莫林·胡尔”。因其琴身梯形、琴柄雕刻成马头形状而得名。它有两根琴弦,通常由马尾制成,共鸣箱呈梯形,由松木或其他硬杂木制成并两面蒙上马皮或羊皮。音色柔和浑厚,悠扬婉转,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如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等。传统曲目多从民歌中演化而来,具有深厚的社会和民俗基础。台上表演者正演奏的是万马奔腾,难度非常大,除了他这种技艺精深的老艺术家能演奏出万马奔腾的效果,入行两三年的新手完全达不到。闭上眼睛,细听乐曲的热烈奔放,马的嘶鸣和奔跑,演奏的惟妙惟肖。仿佛置身于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青草茂盛,韭菜花星星点点,蜿蜒曲折的河流穿行而过,几只觅食的苍鹰盘旋在瓦蓝的天空上,俯视着地面。成群结队的野马迁移至此,黄色的,白色的,黑色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密密麻麻的,覆盖一大片草场。有的在喝水,有的在吃草,有的正在警觉地看着远方。狮群早已等候多时,正匍匐在灌木丛里,锁定猎物后,迅速站起身,四肢有力的飞奔过去。霎时间,所有马匹四散跑开,用尽所有力气向远方奔腾,马蹄声不绝于耳,找不到小马的老马站在山坡上高声嘶吼着,企图听到一声回应,然而并没有,于是嘶吼声更加强烈了。演奏完毕,底下响起了齐刷刷的掌声,观众们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接着来的三句半是设备部经理亲自改的词,可以说幽默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对领导不一样形式地吹捧。大家也早已经习惯了,娱乐从来不只属于娱乐,永远都会被别有心计的人所左右。观众们也装着样子,好像在表达写的真不错,确有其事。人心就是这样复杂,很多职级低或者社会地位低的人都会对别人过度理解。社会属性随着人之本性在运行,不可更改,难以逆转。终于到呼麦的歌手了,他又高又膀,看起来很憨厚,先用蒙语自我介绍一遍,又用汉语复述了一遍。会唱歌的不一定能呼麦,因为呼麦对喉咙要求很高,有些人天生就唱不来。呼麦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呼麦的字面意思是咽喉,据说是从鸟类那儿学来的,而鸟的精灵对萨满巫师做法至关重要。蒙古呼麦有很多种,可分为两种主要风格:深呼麦和口哨呼麦。深呼麦歌手用正常的声部唱基础低音,同时突出一个八度以下的低音获次谐音。在口哨呼麦中,突出的是高于基础低音的高音部,产生效果类似于尖锐的口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通过拉紧声带产生基础低音,通过调节口腔形状和大小、开唇和闭唇以及舌头移动产生曲调。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真是那种撕心裂肺的感觉,震颤着底下的每位观众。穆鹏他们没等所有节目都表演完,呼麦结束就偷偷走出去,一起坐着辉哥的车回去了。
过年值班安排如下,外地人分成两拨,本地人分成两拨。第一批从腊月二十七开始放,正月初七上班。第二批从初七开始放,正月十七上班。穆鹏被安排在第二批,这是他第一次没在家过年。腊月二十九这天,穆鹏和白新民一起值班。过年期间上晚班除非是特别重大的缺陷需要马上处理,小来小去的问题都会在缺陷系统里下通知,由第二天白班人员处理。俩人晚上没接到一个电话,睡得很香。早上吃过早饭后,白新民开车,拉着妻子、儿子和穆鹏,一起向着铜矿出发。白新民自从结完婚就和妻子住在科右中旗,两年回一次老家。今年需要留在妻子这边儿过年,等他正式放假的时候就会和妻子、儿子回铜矿老丈人家。他妻子是蒙古族,有两个弟弟,都已经结婚了,和父母分开另住,都住在铜矿。他们昨天晚上给白新民打电话,知道姐夫明天休息,极力劝说他过去喝点儿,蒙古人性格执拗,说话办事直来直去的,白新民推脱无果,最后同意过去。因为穆鹏留在中旗过年,独自一人,所以白新民就打算带穆鹏一起去。穆鹏觉的很唐突,毕竟不是亲属,平时也就罢了,赶在过年多有不便,就说不去。白新民知道他的顾虑,就一直说着蒙古人没那么多忌讳,喜欢人多热闹,俩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