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一捻陈风 > 惊心动魄的一晚

惊心动魄的一晚

第二天,穆鹏和穆波很早起来,把折叠床收起来,放在病床底下。由于余桂华的胃口不好,所以想喝碗粥,正当穆鹏准备去买的时候,一个女人拎着两个泡沫箱子上楼了,一出电梯口就大声喊着,小米粥,鸡蛋糕,茶叶蛋。穆鹏走上前去,问她粥凉没凉,她说:“都是热乎的,你看,”他一边儿说着一边儿打开泡沫箱,穆鹏用手一碰,还是很热的。于是穆鹏买了三份粥,三分鸡蛋糕,大姐给免费带了三包咸菜,量不太多,也许够吃了。穆鹏临走的时候问大姐,说:“大姐,明天还来不来?”大姐笑着说:“我天天都来,基本上都是这个点儿。”穆鹏知道了想要的答案,然后转身回到床铺。余桂华只吃了半碗小米粥,剩下的留着饿的时候吃,鸡蛋糕一口没动,穆鹏硬是吃了两碗。在病房都是病友,所以经常互相聊天,穆波了解到手术也是有差别的,有的大夫手术后的刀疤很长,这样愈合的自然会慢。有的大夫手术留得刀疤小,肉很快就能长合。听说离余桂华不远,有一个住单间的病人,就是做的这个手术,主刀是从长春请来的专家教授。穆波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和穆鹏过去了,敲开房门,说明来意,老头让女儿安排他们就坐。老头年龄六十八了,以前是个小领导,说话谈吐可见一斑,而且从精神面貌上完全看不出有这么大年龄。穆波和老头寒暄几句后,便开始询问请专家的事,老头告诉她:你可以直接和这里的主刀医生说,他会安排长春的教授来会诊,这样就可以由他们来手术,费用五千块钱。老头请的是骨科的主任,费用当然会额外高一些,他没说,穆波也没问。穆波接着开始询问手术后的效果怎么样,老头把右腿的刀口给他们看,刀口很小,只有四五十厘米。如果是这里的医生做,刀口起码比这个长一倍,而且他做完手术才十天,伤口基本都愈合了,他已经开始做康复训练了。这个房间里设施很齐全,床是电动调整的,不像普通病房还得手动摇杆。在这个床的尾部有一个支架,中间连接着一条10厘米宽的厚带子,有点像马车上的革带。马车的重量通过厚革带传递到马身上,也起到连接作用,同时这种带子与皮肤接触,不易磨损皮肤。老头时不时地在女儿的帮助下把脚搭在上边,就这么一动不动,继续悠闲地躺着。穆波了解到足够的信息后,和穆鹏准备出去,笑呵呵地对老头说:“大爷,祝你早日康复。”老头和女儿说着谢谢,目送俩人离开。俩人出了病房,行走在医院的走廊,穆波开始分析起来,认为专家手术做的好,伤口小,愈合快,最重要的是这毕竟是大手术,她心里没底,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坏了。穆鹏也是这么觉得的,反正也不差五千块钱,保险一点儿最好。俩人没直接回病房,走到主刀医生的办公室,把情况说明了一下。穆波本以为他会不高兴,更换主刀医生,多少也是对他有点儿不信任,所以她说的很委婉。医生一直说着没事,只要你肯花钱就行,他答应马上联系,穆波说比较中意长春的一个教授,医生说没问题。穆波考虑到这次花费也不少了,就在医生面前哭穷,想让医生少要点儿,她还暗示穆鹏,穆鹏心领神会,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本身他就容易掉眼泪,现在只要想到余桂华,就更容易了。医生说这个都是人家来收的钱,他也没办法决定,然后让姐弟二人回去了。

回到病房前,穆鹏擦拭眼泪,确定没有泪痕了才进去。此刻余桂华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穆波安慰她说,这几天长春有个教授会来会诊,到时候他给你手术,一点都不用担心,医生说了这就是一个小手术。在没手术前余桂华依旧需要每天打点滴,她现在基本不疼了,因为不走路就不会引起两块儿断骨摩擦,骨茬不扎肉就不疼了。专家后在三天后才来,一切准备就绪,大家伙合力把余桂华抬上担架车,护士在后边儿推着,先是进去电梯,然后在手术门前停了下来。穆鹏不断地嘱咐护士,要和余桂华多说话,他总心发慌,转移一下注意力,本来这场手术应该在上午进行,由于余桂华心率一直超过标准,所以不具备手术条件。穆波和穆鹏不断地给她减轻压力,穆鹏知道她怕手术出问题,自己就过去了,再也见不到亲人了。所以穆鹏告诉她就是个小手术,并且又把老头的事儿说了一遍,人家六十八了都没问题,你才五十多岁还怕啥啊。在俩人的轮番的需要安慰下,心率这才达到标准,穆鹏的老姨夫上午过来的,他也在旁边说着,比摔倒了卡个口子大不了多少,这都算不上手术,二十多种就完事了。穆鹏在护士要进去的时侯告诉她,要是余桂华实在做不了就不做了,然后再安排时间手术。护士径直把余桂华推进了手术室,随着门口的灯亮起,手术正式开启。穆鹏刚才还在安慰余桂华,此刻已经泪流不止,他想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