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旗的新单位已经安排妥当,她和穆鹏没有告别,悄无声息的离开了。穆鹏没有感到开心,但是感觉更自在了,说话和行为不必再去斟酌了。原本四个人的活变成了三个人干,穆鹏一人身兼两个岗位,张莉和卜庆龙有空闲时间会立马支援。去年过年的时候,由于疫情的原因穆鹏在家待了一个多月,天天吃鸡肉,顿顿来瓶啤酒,吃完就躺着,导致胖了二十斤。穆鹏曾经怀疑自己是易瘦体质,怎么也不胖。这是他人生中体重波动最大的一次,肚子挂满赘肉反倒让他很开心,吃饱饭摸一摸,怡然自得。余桂华最近几年都会孵小鸡,公鸡留着过年吃肉,母鸡留着下蛋。孵小鸡的过程很简单,先是找一个厚纸壳箱,放在炕头,然后把买来的厚塑料布对折铺在上边儿,塑料布的四个边沿用掐子掐住。取来温热的水倒入其中,静置几分钟,确认有没有漏水。挑选鸡蛋需要严格把关,否则破壳率就会很低。农村人有自己的挑选方式,先是打开灯,然后左手用拇指和食指捏着鸡蛋两端,右手拇指压在其余四指的手指盖处,像单筒望远镜。把左手的鸡蛋靠近右手弯曲的小拇指,整体对准灯光,如果光亮透明,那就是好蛋。如果里边儿浑浊不堪,说明在捡鸡蛋的时侯,母鸡已经抱窝了,这类鸡蛋是永远不会有小鸡的。余桂华把鸡蛋放进箱内,上边儿盖一个小薄被。在鸡孵化的前6天,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这段时间内,胚胎在逐渐发育,但对外界环境还不太敏感。7-14天照灯看:从第7天开始,需要每天进行照灯观察。照灯的作用是帮助胚胎保持温度稳定,同时也能观察到胚胎的发育情况。如果胚胎发育正常,灯光下可以看到蛋的影子,如果影子呈网状,说明胚胎已经发育成小鸡。如果灯光下看不到影子或者影子不清晰,可能说明胚胎发育不良或者没有发育。15-21天不用看:在孵化的最后一周,不需要再进行照灯观察。此时,胚胎已经基本发育完全,等待破壳即可。小鸡会沿着蛋的中间部分反复啄,一圈的蛋壳被啄碎后,它就从里边钻出来。刚开始是站不起来的,而且毛上有一些黏膜,过一会儿,它适应外部环境后,毛上的黏膜开始变干,小鸡抖动几下就会脱落。此时小鸡的毛变得光亮,很柔顺,它开始在箱子里边儿肆无忌惮的走着。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会破壳而出。余桂华及时把蛋壳拿出去,避免划破水袋。难产的现象也会出现,它在里边儿无法转身,只能叮啄嘴角边的蛋壳。这时候就需要人为帮助,余桂华会把缝隙扩大一些,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血渍,因为蛋壳内的黏膜依旧与小鸡连通。余桂华但不会直接把小鸡拿出来,而是让它自己啄开,这样小鸡才可以顺利活下去。就像蝴蝶的蛹一样,必须经历破茧成蝶,如果人为解开束缚,它的翅膀就会缺少韧性,从而无法高飞,只能走向死亡。对孩子的培养也一样,父母可以为他遮风挡雨,也需要让他独立走路,独自奔跑,独自经历风雨。如果少了这个过程,虽然不会直接面临死亡,但是少了磨练的内心是脆弱的,遇到压力,轻者会有抑郁倾向,严重的会做出过激行为。而这每一样都不是父母期望的,但都是他们不作为造成的。也许是因为他们意识不到,但是后代需要承受这个代价造成的后果。认知代价是惨痛的,有的很快就会出现,有的要许多年才能出现。
长胖了的穆鹏很喜欢现在肚子有肉的感觉,不成想在这里瘦下去了。他每天在两个岗位之间切换,做的最多的动作就是扭腰,原来这是减肚子赘肉的法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果然不虚。随着穆鹏无奈的减肥成功,也到了离开的日子,他和大家告别后,准备回到自己的家里住几天然后再找工作。宿舍还可以住一个月,所以行李不着急拿。这个房子自从买了之后,住的时间真不多,所以穆鹏感到既熟悉又很陌生。小区的环境还是不错的,各种绿植布满楼间的空地,楼底下还有隔壁阿姨种的花,五颜六色很漂亮。楼房旁边儿就是一个幼儿园,在园区内,周一到周五可以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一楼开了几家门市,有诊所,有冰淇淋屋,有炸鸡店。诊所和炸鸡店,穆鹏一次都没去过,冰淇淋屋是新开的,有买十赠二的优惠,他偶尔买点儿吃。诊所旁边儿有个打麻将的聚集地,从规模看不属于麻将馆,是居民个人家,可以放两桌。这里每天是最忙碌的,只要穆鹏经过就会听到麻将扣在桌子上的声音。本来以为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退休后无聊过来玩的。不成想几乎都是年轻人,二十多岁的也不少。或许是年轻人压力太大了,想找个释放的方式,也许是有父母负责挣钱,自己坐吃山空。穆鹏早上起来,准备洗漱,走到客厅的时候,看着窗外的景象发呆了,有一种恍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