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的楼层经理白芳平一米六左右,长相一般,几乎不化妆,她在人前总是露出标准的假笑,并且总以为做的天衣无缝,在人走后就会恶语相向。她那双狡黠的眼睛闪烁着聪明的光芒,似乎总能够将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她对人很冷淡,而且锱铢必较,总想着把楼层主管边缘化。她由宴会经理直接管辖,二楼楼层经理管辖范围要比一楼大很多,手底下员工也多,直接受副总管理,和宴会经理一个级别。在这里形成一种模式,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宴会经理和白芳平俩人天天躲在某个包房长篇大论地讲究别人,然后不约而同地发笑,就像听到一个有趣的笑话一样。高级的哲人独处着,低级的人成群结队,狼狈为奸。穆鹏对他们的印象很不好,所以既要面子上过得去,还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尼采说: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穆鹏称呼白芳平为平姐,她对穆鹏这个新人很生硬,没半点亲近感。她和手底下的一个男员工关系很要好,所有挣钱的活都会优先选择他。一楼的主管叫韩洁,黑黑的,圆圆的,感觉很邋遢,会画一些简单的妆。她性格很耿直,干活不怕辛苦,但总是在抱怨,所以永远都是吃力不讨好。都说好马出在腿,好人出在嘴,确有一定的道理,乱说话比不会说话问题还严重。穆鹏第一次听别人叫她韩洁,听成了韩姐,所以就跟着叫韩姐,直到听到经理也这么叫,才知道她的名字是韩洁。所以穆鹏就将错就错,一直这么叫着,后来知道俩人年龄差不多,而且关系也近了,就直呼其名了。和白芳平关系好的男生叫张洪先,父母离异多年,性格很偏激,动不动就要和别人练练拳脚。他总是在宿舍看着《周易》,有事没事就抛掷大钱算上一卦,一半为财,一半为色。对于偏激的人,说话要格外小心,因为你表达的意思,永远和他们听到的意思不同。他晚上总是点外卖,也不储蓄,有钱了就花,没钱了就和白芳平借钱花。负责带穆鹏的师傅叫郭歧,他虽然享有师傅的称呼,实际上一点儿也没教,偶尔还会嘲笑穆鹏做的不好。他总是小心眼,目光短浅,只要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情从不退让,哪怕是一块钱也要抓在手里,所以大家明着和暗地里都叫他狗哥。穆鹏虽然不能这么叫,但是鉴于他的表现,也从来没叫过他师傅。聪明的人大家都很喜欢,但是耍小聪明和滑头的人会让人讨厌。在一个群体里,一个人不喜欢你,也许是别人的原因,但是所有人都不喜欢就要好好反思一下了。人和人的区别在于认知不同,你都没意识到的事情,何谈改变。
穆鹏虽然找不到可以进一步接触的人,但是书本的力量远远超过现实,他开始学会与作者交朋友。穆鹏逐渐了解到,众人眼里的高级哲人的孤独在于现实中没有可以交流的人,实际上在他们的世界,永远都不会孤独。《非暴力沟通》、《乌合之众》、《过的刚好》、《白说》、《理想国》、《在人间》等等相继出现在穆鹏的书单里。非暴力沟通四要素:观察(而不是评论)、感受(而不是想法)、需要(而不是偏好)、请求(而不是命令)。这四个要素包含表达自己以及倾听他人的方式。穆鹏开始理解改变沟通方式和技巧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而且随着内心的可接受力的变强,现在可以包容很多东西。看的惯的和看不惯的都没什么所谓,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世界唱着独角戏,你又何必去哗众取宠呢!《乌合之众》讲的很好,当一个人作为孤立的个体时,他拥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但当他融入一个群体中时,他的很多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思想也会被群体的思想同化或取代。换言之,身处群体中的个人可能会表现出情绪化、无异议及低智商等特征。最明显要属羊群效应,深处在里边儿的羊随着群体走走停停,不知去往何处,边走边吃。
随着白芳平和穆鹏进一步的接触,白芳平对穆鹏的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弯,她了解到这个男生心思单纯,从不说人是非,相处起来很舒服,所以逐渐把挣钱的活交给穆鹏来负责。穆鹏对于金钱没那么在乎,所以从不争抢,即使他现在很需要钱,做应该做的事情,拿该拿的钱,这样心里舒服。服务员在部分客人眼里会低人一等,所以有的客人经常怒目相向,言语讽刺,宣泄不满,并以此为乐。穆鹏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客人有四桌,安排在多功能厅,餐标很贵,一桌差不多三千块,从经理到服务员都很重视。多功能厅带有led显示屏,旁边有点歌机,穆鹏按照要求接通了电源,客人选了好几首歌,穆鹏在点歌机里搜不到,所以客人很生气,言语挖苦讽刺。话筒又不尽人意,穆鹏也是赶紧更换,他们又点了几首都没有,于是把话筒重重地摔在地上,然后开始数落穆鹏,还觉得不过瘾,又找来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