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匡复大明,开局劝老爹晚点死 > 第38章:另辟蹊径,水泥战列舰

第38章:另辟蹊径,水泥战列舰

手下部将个个这样,也难怪上一世大明最后输的那么惨。

除了粮食,吴三桂的军械物资数量也多到令人发指。

崇祯一直都视关外女贞如洪水猛兽,每年眼睛就盯着山海关,平时军械物资,粮草绢帛有求必应。

吴三桂自然借机会搜刮了很多,以至于在山海关内,军械库就修建了3座。

经过魏定方统计,这些物资枪械最多,共有12000余支,其次是火炮。

明朝的火炮技术并不怎么先进,但数量却管够,足足有2000余门,在者就是火药,铅丸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

具体数量一时半会都统计不完,魏定方给出的结论是,战役级别的战斗可以支撑最少10次。

可以说,仅仅占据了一个山海关,朱慈炯就彻底吃肥了。

得到这些东西后,朱慈炯感慨一番,随后便作出指示,所有吴三桂的妾室,仆人统统解散,原本关宁铁骑的各级官员统统发配地方作文职官员,禁止在接触军队。

余下的火枪等军械,朱慈炯经过考虑,决定暂时先不进行改装。

主要是他想要大范围应用线膛枪。

李自成手下尚有20万大军,明军此时的战力,不易速战,暂时先发展一段时间,等势力壮大再说。

“魏定方!之前让你集中工匠准备造船的事情怎么样了?”

“陛下!相应的人员已经找到一些!他们就在关内。”

“很好,这些是我之前绘制的图纸,一会你找几个有经验的工匠,我要让他们看看,能不能造出来!”

魏定方躬身施礼,他早就习惯了自家主子的奇思妙想,但他依旧没想到,朱慈炯给他的居然是一艘看起来格外有气魄的船只图纸。

“陛下,您这是……”

魏定方看着图纸的数据,人都有点麻了。

图纸不是一张,而是一沓,上面有详细的数据,像什么船长80米,吃水3米,周身用铁皮包裹,船侧设有舷窗,内置火炮等等等等,一堆详细术语,魏定方很纳闷,朱慈炯是怎么知道的这些专业用语。

时间不长,几名看起来年纪在3~40岁的工匠被带入大殿。

几人十分拘谨,刚进来便跪地叩首,朱慈炯轻轻摆手示意免礼,随即变把刚刚给魏定方看过的图纸递到几人面前。

“看看吧,我想要这样的海船,你们能不能造?”

大明造船技术相当领先,当初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宝船长度已经达到了138米,位于同时期世界之最。

比他晚几十年的西班牙主力战列舰,长度只能赶得上大名宝船的1/5.

朱慈炯觉得自己提出的要求应该算很简单才是。

几名工匠看过图纸,又彼此探讨了一番,最终一人躬身回道:

“陛下,这种船我们可以造,不过时间可能需要2~3年,金银材料大概需要20万两!”

“啥?”

朱慈炯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三年时间才能制造一艘,不是开玩笑么?

他现在最缺少的是什么?

自然是时间,真等三年,黄花菜都凉了。

“就没有其他更好,更快的方式么?”

几名工匠纷纷摇头,还是原来说话那人,他满脸委屈。

“陛下,我们需要采集木材,在运往港口,这段时间就最少需要一年,总体2~3年已经算快的了!”

大明造船技术虽然先进,可材料却都是木材,如他所说,造船所需要的大型木料不可能在港口附近找到,只能在深山中开采出来,如此一来,想要造一艘船自然需要大量时间。

朱慈炯蹙眉坐在椅子上,这个造船的速度他决不能接受。

但有什么快速方法才能行呢?

结合脑海中的记忆,朱慈炯迅速想到了一种办法,用水泥造船。

在这之前,朱慈炯想的是用铁造船。

可一艘船动辄万吨钢铁,他就算把山海关所有的铁器都融了,也不一定够。

所以水泥造船便成了最可行的方案。

水泥造船步骤简单,只要用钢筋绑扎出船型,再用模板制作模具,就可以浇灌。

一条船最多也就是个把月就能完成。

想到这,朱慈炯挥手让工匠先下去,而他自己则带着魏定方开始在山海关周围山地考察,寻找可以烧制水泥的石头。

水泥是后世建筑最常用材料,但他却没什么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