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之前,史可法从未想到过朱慈炯居然会如此看重他。
此时眼泪在眼圈中打转,史可法双膝跪地。
“陛下,臣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只是几句话就把史克伐感动成这样,朱慈炯多少是有点不太好意思。
重新设立宰相职位的初心只是为了偷懒。
却没想到把眼前的这个功臣给感动成这样。
朱慈炯将史可法搀扶起来,又勉励几句,才招呼众人进入到总兵府内。
程昱东此行带回来的都是名单上靠前的人,他们一个个可都有大用。
朱慈炯专门为几人设了接风宴。
宴席上史可法侃侃而谈,把他的治国之策和畅想全都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朱慈炯原本是打算让统治的地区向后世靠拢。
但具体怎么实施他也不是很懂,只是懵懂的知道一点点。
史可法给出的建议却要完善许多。
首先他提出的方案依旧是郡县制,将行政和军权分散,同时行政又分为民政和权政两种。
并在各地方设都吏院。
都吏院和后世的法院几乎相差不多。
朱慈炯听后十分满意,虽然看起来朝廷官吏系统会显得略微有些臃肿。
但却可以大大的提高行政效率。
朱慈炯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建立统一学堂,取名学校的提议,史可法深以为意,并大加赞同。
最后敲定在普通县城内设立学校,省城设立大学。
在京都设立都学院,举荐人才送往京都。
并将科举制度进行大范围改革,大力启用学子人才,惠及全国各地的人才。
朱慈炯在和史可法敲定这些后,又提出一个他思虑很久的建议。
未来所有官员在职都有时间限制,短则四年,长则六年,最多不得连任超过两届。
哪怕干得再好,年限一到也要挪窝。
避免形成党羽营私。
会谈一直持续到了深夜。
等朱慈炯将所有人送走,他才长吐一口浊气。
就知道史可法这人可靠,是个可用之材,就现在的情况来看,绝对没错。
……
第2天一早,朱慈炯早早起来赶往工坊。
栓动步枪和手摇式加特林在对抗清军时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慈炯要抓紧时间让他们的产量增大,争取把手下所有士兵的武器全都换成栓动步枪。
同时朱慈炯也改进了手雷,将原来的粗糙手雷重新设计,制造成木柄手雷。
除此之外,朱慈炯也曾想过是不是要改造一下大炮。
大炮才是真正的战争之王,就拿迫击炮来说,之前在蓟州保卫战中,迫击炮只是几轮齐射,就让将自清的先锋部队吃尽了苦头。
若那时候朱慈炯有现代化意义上的大炮,可能直接推到北京都不成问题。
从那时候开始,大炮就像是一个种子,被埋在朱慈炯心底。
如今山海关尽在掌握,也和南方诸省取得联系,朱慈炯前景一片大好,这颗埋藏在心里的种子,也到了该生根发芽的时候。
朱慈炯边想边来到工坊,现在是辰时一刻,他以为工坊里面不会有人,谁知道到来时这里已经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看工匠身上的汗水,似乎他们已经忙了很长时间。
“天才刚亮不久,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干的?”
朱慈炯有点诧异。
工匠领工此刻也发现皇帝陛下居然一早来到工坊,当即诚惶诚恐的跪倒在朱慈炯面前。
三呼万岁后才解释清楚事情缘由。
原来是魏定方在工坊接到大量任务后,为工人制订了4时辰工作制,并将原本工匠分为三个组,进行替换工作。
人可以休息,机器不休。
听完后朱慈炯眼前一亮,魏定方还真是个人才,八小时工作制居然都被他弄出来了。
朱慈炯可不记得什么时候和他说过这种更先进的工作方案。
看来魏定方也是个有才华的人,以后有用的找他的地方,就多让他历练历练。
山河新开,正是缺人的时候,朱慈炯才不会向崇祯那样刚愎自用,只要是能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人,不管他什么出身,什么性格,统统启用。
简单的交代几句后,朱慈炯进入到领工的休息区,拿起图纸开始绘制他这次要制造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