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看起来危险,做好了却可以一劳永逸,很值得冒险。
当然这事儿他没有和任何人说。
现在还不能说,若是传出去肯定会有不少人按兵不动,到时候就不能一次性根除了。
朱慈炯压根就没让史可法等人再继续话题,话风一转开始说起军事装备调度制作这方面。
在山海关时,军事装备器械制作一直由魏定方负责。
可再怎么说魏定方也是他身边的一个宦官,让他掌管国家职能部门实有不妥。
到入住北京,朱慈炯面把工坊那边的事情全都剥离出来,正式交给工部。
此时朱慈炯问起来,工部新任侍郎李怀仁迈步走出队列。
李坏人,江西浦江人,前朝进士,是史可法力荐的工部侍郎。
上任这段时间工作认真,能力突出,不仅掌管工部有方,还着手改良了手摇加特林,将原本近200斤的手摇加特林改良减重一半。
威力却并未减小。
此刻他抱拳恭敬道:
“陛下!工坊已经开始搭建,山海关方向的蒸汽机图纸已运至京城,不日便可以进行铸造,京城内铁矿石原料数量充足,此次浇注一共生产蒸汽机4座,车床铣床20套,完成后栓动步枪制作速度将会翻上最少10倍。”
听到这朱慈炯非常满意,着重说了些细节后便挥手散朝。
朝会结束,朱慈炯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到养心殿休息,而是把魏定方叫到身前。
“去派黑衣卫密切注视太子,若他准备离开京城,通知各城门守将禁止阻拦放他离去。”
魏定方也不知道朱慈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他知道自家主子不简单,当初从定王府一路坎坎坷坷走来,朱慈炯一次又一次利用智谋和冷静处理手段荡平危机,重复明朝江山。
这样一个有能力有实力的主子,他说什么自然就是什么。
躬身施礼,魏定方转身告退,执行命令去了。
到此,朱慈炯倒背的手独自向养心殿走去。
自从进入北京,朱慈炯一直都很忙碌,闲下来他也打算好好的考虑下南方诸省各个势力之间的关系。
从之前所知道的情报来看,南京方向实际上已经被东林党控制。
南京六部差不多都有东林党爪牙。
除此之外,便是魏忠贤曾经培植的党羽。
原本崇祯年间这两派是相互斗法的,现在他们趋于合作,这对自己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儿。
东林党这帮人是绝对不能任用,他们只会为世家大族谋求利益,至于国家是谁的,百姓死活和他们压根就没关系。
相反,魏忠贤留下的党羽到是柄双刃剑。
尚可一用,却也有机会会伤了自己,就看用剑之人手段如何。
可这柄剑究竟应该握在谁的手里呢?
朱慈炯伸手揉搓的下巴,始终在思考这问题。
……
此刻的朱慈炯并不知道,在山海关外,遂宁。吴国华、宋延恩两人已经被困三天,消息都放不出去。
“军师!清军的指挥官究竟是何人?为何突然间战力爆炸。”
几天前他们收到朱慈炯的信件,便组织收拢部队打算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山海关。
征讨关外失地的事情,就暂时放一放。
哪怕是遂宁这战略要地也打算先扔下。
但不知为何消息走漏,清军在大军即将动身前夜,掐断供水和粮道将遂宁围的水泄不通。
此刻即便宋延恩,吴国华有通天的本事,也没有办法突围出去,他们此次带来的士兵只有12,000人,围住他们的清军数量居然高达10万。
不仅如此,遂宁周边辐射的几个小城也全都被清军占据。
想要一口气冲出去,几乎不可能。
被围后的三天时间内,宋延恩尝试用信鸽将消息放出去,但久久未能成功。
信鸽连续放出了数十只全都石沉大海。
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此刻他脸上带着焦急看向吴国华。
吴国华也没有想到清军动作居然会这么快。
对方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和策略绝对不输于他。
“难道多尔衮没有昏迷,或者是他已经清醒了?”
吴国华折开纸扇,轻轻的扇了扇,双目中始终有思索之色。
“军师该怎么办?我们的粮草只够在维持7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