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炯得到消息后,并没有觉得有何意外。
朱慈烺一定会走,他不会任凭皇位被自己夺走而无动于衷。
让朱慈炯没想到的是,他连自己的家室包括整个太子府的所有资产全都扔了,孤身一人逃出京城。
也许他觉得不这么做,可能会有身家性命的危险。
得到他走的消息,朱慈炯只是轻轻点头,并没有在意,直接吩咐白子明道:
“走了也好,既然他走了,我们就送他一份大礼,传我命令,把朱慈烺带入朝中的前明旧臣全都定罪,明日午时午门问斩,并将所有其家眷抄没充公,家丁家人打上烙印发配充军。”
“诺!陛下。”
他这么做是给朱慈烺足够的借口,同时也给南方那些造反派让他们看清楚,自己对反对者有多么凶狠。
如此情况下想造反的会义无反顾的选择朱慈烺。
本身就是骑墙派的那些人则会持续观望。
朱慈炯要做的并不是消灭所有骑墙派,而是那些天生反骨一门心思想要造反的人。
他们这些人,朱慈炯做不做出这些态度没有关系。
他们该返还会返,只不过朱慈烺过去后,会让他们的动作提前不少。
俗话说有千日捉贼无千日防贼。
大明以后是要全力发展的,没时间也没精力每天都去看着这帮家伙,提心吊胆的防着他们什么时候背后捅刀子。
现在就撒出鱼饵,把他们都钓出来才是最优解。
朱慈烺果不其然,一路南下经南京过杭州,来到了尚可喜所在的福建。
同时朱慈炯把前明所有官员斩首,家眷抄没充公的消息也都传了出去。
一时间整个南明方向全都一片振动。
朱慈炯估摸着他们应该会在不久后就有反应。
但这消息没有等来,他却收到了山海关发来的一封急信。
信中内容朱慈炯看过后一脸震惊。
“12,000东北军到现在还没有回归山海关,他们究竟去什么地方了?”
为方便日后征讨顺军和张献忠的大西帝国,同时也为了对付清军八旗,朱慈炯入宫坐稳皇帝位置后的第2天,便传诏将手下的部队重新划分。
所有主力部队分为三份,分别对应各自战区的敌人。
李若琏手中控制的部队有17,000人,为西北军。
宋延恩手下控制的15,000人,为东北军。
自己本部兵马,5000人,为中央军。
之前东北军12,000人进攻并占领遂宁,朱慈炯成功拿下北京前,曾去信告诉他们快速回归山海关,谨防清军趁机作乱。
朱慈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夺回北京城的战斗上,暂时顾不得遂宁方向。
却不想信件已经送出去十几天时间,东北军居然还没有撤回来。
更重要的是他们连一封信都没有送回来。
“该不会是出事儿了吧?”
朱慈炯脸色略微有些阴沉。
抬手想要将守在京城的几个副将叫过来,同时也想传信给李若琏,让他从潼关抽调兵力回援,但最终他放弃了这个决定。
“传令下去,集合中央军本部所有兵马随朕一起赶赴山海关。”
“诺。”
朱慈炯并没有把消息放出去,而是即刻点齐中央军所有步卒星夜兼程赶往山海关。
北京城距离山海关足有三四百里,即便再快,众人来到山海关外时,也已经是三天后了。
朱慈炯率领部从刚刚来到山海关外,斥候便立刻回来禀报。
“启禀陛下,山海关正在遭受清军进攻,关内兵力大损阵亡超过7成,山海关已有被破迹象。”
听这话,朱慈炯瞬间目光中露出了丝丝寒意。
毫不迟疑伸手从腰间将长剑抽出,以剑指天,怒声道。
“诸位将士,山海关为我大明门户,此关若失大明门户大开,万里江山恐将不保,将士们,我视汝等为兄弟,还望汝等拼死拼杀,护我大明百年基业!杀!”
最后朱慈炯持剑策马第1个冲了出去。
皇帝陛下身先士卒,这对普通士兵来说是无比巨大的鼓舞。
一时间所有士兵高举武器,打了鸡血般呐喊着冲向山海关。
朱慈炯距离山海关外不足二里,马匹的速度极快,仅仅过去了不到半刻钟,朱慈炯便第1个登上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