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匡复大明,开局劝老爹晚点死 > 第67章:南北明并立

第67章:南北明并立

程昱东还有些不明所以,但朱慈炯已经下了逐客令,他只能转身离开,至于不明白的地方只能慢慢去想。

南方的那些人肯定会扶持新政权,至于新政权的皇帝是朱由崧、朱慈烺并不重要。

微微的眯起眼睛朱慈炯没再理会这件事情。

回到北京的第2天,朱慈炯便让史可法在所统辖范围内征兵。

之前那些顺军的降军,此时只要思想觉悟被纠正过来的都可以参加部队。

一支18,000人的部队被组织起来。

他打算把这18,000人的部队,其中的12,000人补充给宋延恩。

留6000作为中央军。

可还没等他这么做的时候,一则消息已经以爆炸式的方式闯进京城。

朱慈烺在福建尚可喜的扶持下正式登基称帝,年号弘光。

消息传出来的第一时间,郑芝龙、秦良玉、耿精忠纷纷宣布归附。

另外还有不少省城的太守、总兵、刺史,也宣布拥戴朱慈烺。

同时朱慈烺发表檄文拜祖祭天,认归正统。

檄文中更是把朱慈炯所在的势力称为乱军。

法统上剥夺了朱慈炯的合法性。

朱慈炯在得知消息后,只是微微一笑。

倒是让他有些没想到,新成立的王朝会有那么多人归附,朱慈烺哪里知道魏定方已经去往南方诸省联络魏忠贤旧部。

相信用不了多久,那些拥戴他成为明朝正统皇帝的人,就会改旗易帜。

朱慈炯也没坐以待毙,而是同样发表了檄文,他的檄文主要便是斥责朱慈烺的行为。

同时强调自己是正统。

一时间两人就正统位置,展开了唇枪舌剑。

不过在外人看来,两人都是明朝正统。

那些没有投靠,依旧保持着中立的省份将朱慈炯所在的明朝,命名为北明。

朱慈烺所在的明朝命名为南明。

势力分布上,南明似乎要比北明更加庞大,也更有实力。

可战斗次数和战绩来看北明则要甩南明几十条街。

一时间南北明并立,两方口诛笔伐都称自己是正统,同时对对方也看不上眼。

眼看着就有擦枪走火的趋势。

时间来到了六月初一。

朱慈炯进驻北京,已有一月有余。

这段时间朱慈炯把新招募的士兵送往山海关补充东北军兵力。

中央军在这一月之内也已经扩充到了8000人。

除此之外,这个月的国家发展也相当迅猛。

朱慈炯使用公有制已经成功地将北明控制的所有区域全都做了统一安排。

民众生产力直接提升了两三倍。

搜刮了许多富户、贪官的家之国库也充盈起来。

朱慈炯主导的蒸汽机、车床、铣床以及栓动步枪数量,终于达到了可以装备全军的程度。

另外还生产了接近1000挺改进型手摇加特林。

做到这些后,朱慈炯把目标终于放到火炮上。

大炮才是真正的战争之王,从开始到现在朱慈炯从未忘记。

只碍于技术不达标,无法制作,此时在车床和铣床都以普及使用后,他终于可以尝试制作现代火炮了。

火炮的发展实际上是由炮弹进化所左右。

现代火炮炮弹从最开始的滑膛铅弹变成线膛爆炸弹头,又变成滑膛脱壳尾翼稳定弹,足足经历了数百年发展时间。

依靠手中的工业,朱慈炯没有办法制作脱壳尾翼弹头。

所以他把目光放到了线膛爆炸弹头上。

这种大炮制作起来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麻烦。

技术难点主要是炮管寿命。

现代工业比较发达时,炮管寿命可以做到12秒。

可不要以为12秒很短,按照炮弹的出膛速度,每颗炮弹在膛内摩擦的时间不会高于1/200秒。

也就是说12秒最少可以发射4800颗炮弹。

对于一门大炮来说,也算是寿命很长了。

朱慈炯首先绘制图纸,线膛炮的图纸和明朝的炮架以及清朝后来所使用的红衣大炮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唯独在炮管和炮架的连接处增加了制退器。

炮弹使用后膛装填方式。

为保证成功,朱慈炯首先制作的炮管口径并不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