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注方式并不复杂,就是成品率相对较低。
两天时间,工匠便把浇筑好的履带组装到一起。
同时第5工坊方面,车壳也已经完全连接完成。
整个车壳使用的是铆接方式。
动力方面由两个动力轮12个辅助轮组成。
履带被挂上车,工匠们便开始安装蒸汽机。
烟囱也伸出了车壳。
整台车长大概在5米,宽在4米,高度达到了3米。
车最前方放着一门37毫米。
靠后位置摆放着一挺八管手摇加特林。
车组成员由3人组成。
一人为驾驶员,一人操控37毫米炮和手摇加特林,具体如何使用,根据战场需要确定。
另外一人则负责动力舱。
整体制作完成后,重量来到了11,000斤。
随着最后动力仓被安装完毕,烟囱缓缓的冒出了一团烟雾,跟着蒸汽机爆发出了隆隆的响声。
步战车履带也终于转动发出了咔嚓咔嚓的声音,推着步战车开始向前。
步战车动了,朱慈炯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
“成了!”
步战车虽然制作成功,但是离投入战场还有很长的时间。
主要朱慈炯要看看他的动力,续航能力。
负责验证的操控人员,在朱慈炯的命令下将马力开到最大。
经过仔细的验证,朱慈炯最终得到结论,步战车可以每小时行驶大概10公里左右。
速度和普通人走路差不多。
他的越障能力相对较弱,一般超过50公分以上的土坡就没有办法登上。
就是蒸汽机提供的动力不足。
朱慈炯决定加紧改良蒸汽机,普通蒸汽机热量损失达到90%以上。
性能被使用的动力不足10%,朱慈炯接下来要尝试将它制作成内燃机,若成功可以大大的改善动力损失。
最起码提升使用动力达到15%。
不要小看这小小的5个点,在实际应用中却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第1台步战车彻底完成后,朱慈炯给工坊下达命令,照着这样的步战车再造20台。
自己则回到皇宫中,准备开始着手改良蒸汽机。
图纸还没开始画,南京城的战报便被送了过来。
马跃群满脸兴奋,举着战报一路小跑冲进了朱慈炯所在的养心殿。
“陛下陛下,南京大捷,两位将军成功全歼了南明部队。”
朱慈炯一听放下了手中毛笔,眼神中也露出了一丝惊异。
“这么快?”
马跃群来冲到朱慈炯面前,赶紧将战报内容一一念了遍。
战报是吴国华发过来的,详细说明了南京城的战斗。
接到命令后,李若琏宋延恩两人按照约定成钳形攻势向两处战略要地推进。
李若琏率先攻破了菇口,仅仅第二日宋延恩便攻破杭州。
两人成功会师在新野。
秦良玉及其手下大军被完全包裹在南京城南一大片区域内。
随后三位将军一起动手,全力出击。
经过了4天4夜的战斗,全歼秦良玉部11万人,生擒秦良玉及其二子。
击毙秦良玉长子和三子。
击杀南明大小将领107人。
生擒千户以上233人。
包括各种军械物资金银绢帛110多车。
俘虏降兵3200人。
占领南京城以南七座重镇,将北明军队和南明对峙的前线推至杭州。
战报到这里便结束了。
朱慈炯忍不住感觉到有一丝震惊。
没想到啊,秦良玉手下控制的士兵并不是四五万人,而是足足有11万。
加上之前在南京城内损失的士兵,她这一次带来了至少13万人。
南明朝廷居然下这么大手笔,秦良玉还玩了个小心计。
想效仿杀神白起阴自己一把。
却没想到,北明军队个个骁勇善战,武器兵械更是领先了好几代,他们只是自取其辱而已。
“好,非常好,通知下去,着令吴国华率中央军驻守杭州,宋延恩东北军回撤至山海关,李若琏西北军回撤潼关!”
秦良玉被生擒,南明估计短时间内不可能再搞出什么动静。
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