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样的效果,朱慈炯很满意。
这段时间,除了在军事上的发展,朱慈炯也开始大力的推行惠民策略。
不仅在国家富有的时候给他们提供更多好处,还一有时间就组织百姓搞娱乐活动,让百姓们开始觉得生活在自己的治下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最开始,有些大臣觉得朱慈炯这么做就是在浪费资源,不止一次提出过反对。
但是朱慈炯却不以为意,只有他才知道,让百姓形成认同感有多重要。
同时,朱慈炯一有时间就在北京城附近晃悠。
他要看看自己的策略是不是全部百分百贯彻到了百姓之中。
由于朱慈炯的朝廷新立,加上他所任用的人都是经过仔细分析,考核的,这时候还很少有人搞特权,更不要说搞贪腐的了。
整个北明几乎没有。
当然,北明地盘扩的越来越大,自然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朱慈炯发现了一个看起来很小的问题。
因为他是有的是公有制,所有人都要同工同酬,有些人就开始在这上面做些小动作。
有的甚至直接不上工,最后贿赂监工给自己记上一个工分。
这样的事情看起来很小,但朱慈炯发现后大发雷霆,因为这样的事情一旦扩散出去,对北明的生产力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到时候大家都知道了这样的手段,谁都不做工,地谁来种?
武器谁来制造?
那个时候一旦出点什么事情,可能整个国家就完了。
因此,在知到这样的情况后,朱慈炯第一时间开会,并把这么做的人游街斩首。
仅仅一件事情,就杀了足有200人。
一时间在整个北京城,几乎人人谈起来都对此知道一二。
本来这样的事情并不需要惩罚的这么重,朱慈炯也不是一个嗜杀的人。
但这种情况一旦发展起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坏了,必须扑灭在萌芽状态。
因此,朱慈炯力排众议,直接用了重刑。
同时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件事情,并一连发表七天,让所有人都牢牢记住,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果然,这样杀鸡儆猴的行为很快收到了效果。
工坊和各工作部门的效率居然整整提高了3成。
这也让朱慈炯有些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