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发电机。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将其用于通讯。
可以建立一个从潼关一直到北京的通讯线路,那么军情将会第一时间得到知晓和分析。
这对以后的战事非常好。
当然朱慈炯也并不是没有想过是否使用发报机。
毕竟电报信号的基础更加相对于简单。
想了想后,他暂时先将这个想法抛到了脑后,电报这种东西设计制造比起手摇发电机以及电话要简单了一点。
但培养接收电报的人员却要比较复杂。
其实当今北明根本就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
想让他们理解电报,并理解编码,发报接收翻译这些事情简直难如登天。
想要做到,朱慈炯必须亲自动手一步步的交给他们。
最终他选择暂时先放弃。
但不代表电报以后不用,暂时放弃,日后需要的时候他会重新启用。
朱慈炯在工坊一连忙活了十多天。
李若琏的大军成功到达前线和大西军队形成对峙。
大战一触即发。
时间也来到九月下旬。
北京城已经有了早秋的迹象。
这几天朱慈炯把一切的事务全都交代完毕,工坊各个地方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生产。
他也终于可以忙里偷闲清闲一下了。
看着宫外的繁华景象,朱慈炯突发奇想,转头看一下身旁的马跃群。
“如今北京城夜市事宜进展如何了?”
“陛下夜市已正式开展,两月有余经营的十分不错,百姓都很满意,每天晚上夜市中也会有各种摊贩小吃人流颇多!”
“好!那就今天晚上带我去看看!”
成立夜市是朱慈炯占据北京后,突发奇想为改善民生而推出的策略。
他们还在实行公有制,但此刻的公有制已经并不像最开始时那么严格。
百姓人家也允许有自己的一些粮食存款以及或大或小的资源器物。
有些人用这些东西进行交换,有些人则拿出来卖一些铜板或者换点粮食。
有些人则更是制作各种各样的传统小吃进行贩卖。
公有制是朱慈炯暂时想到的一种解决国家生产力不足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公有制早晚会被取代,真正想要一个国家富强繁荣的方法依然是促进商业。
对于这一切朱慈炯不仅没有干涉,反而积极推动。
马跃群一听,立刻答应下来,随手便换了两名黑衣卫,为朱慈炯准备一番,四人兴高采烈地走出了皇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