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炮弹,才有可能被弹飞。
考试的时候射箭的靶子向后仰的角度都接近45度了,很多不信邪的考生用弩去参加考试,每次都能射中,但最后留在靶子上的弩箭都不够三四只。
让那些苦练用弩的考生哭的眼都肿了。
所以还得老老实实练习用弓箭,或者利用我岳父的这个军火商人的优势,直接用火绳枪参加考试。
从练习的难度上讲,用火枪要简单的多,训练一名火枪手有三四个月也就够了,而对于我来讲,时间可能更短。
毕竟我看着人训练火枪手,看了很多次,自己上手应该更快一点。
不过,我在我岳父的工厂里,试着用他们的样枪开了一回火,就决定不用火枪,还是老老实实的用弓箭吧!
还是同样的问题,过一年的时间,虽然身高长了,体重增加了,但是仍旧是一个瘦弱的少年。
火枪的巨大的后坐力,仍然不是我这个瘦弱的肩膀能够承受的住的。
我这个瘦弱的胳膊虽然已经比一年前力气大多了,但是仍然无法把射程50米以上的弓拉开十次。
而射箭这个玩意儿,不是你能拉开就行了,还得让箭飞到靶子上去。
那么就得需要大量的时间练习,就我这把力气,一天能射上20箭就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而且还不能一次就射完,因为,短时间之内我只能连续开弓8到9次,第十次胳膊就根本抬不起来了。
不过这个问题有解决方案,当初,我在研究秀才考试的内容的时候就已经找到了方案。
那就是滑轮弓,利用动滑轮的省力原理,可以让拉弓时候的,力量节省将近一半。
但是那个时候我并没有一个兵工厂和一群能工巧匠给我研制这种新武器。
而且当时就算是省一半的力量,我那个力量水平也不可能用的好弓箭。
而现在就条件成熟了,我现在的体力至少是比11岁时候多了将近一倍,至少现在做引体向上,我能够把自己的身体拉上去四五次。
30斤的米袋子,我用单手可以提溜起来。
有这个力量水平,已经能够用三斗力的弓或者是四斗力的弓,射上几箭了。
折合成现在所说的磅数,应该能达到60磅到80磅之间了。
实际上,考试的时候最多也就是用两斗力以下的弓,古人早说过射箭要用软弓长箭。
40磅左右的弓足够把一支轻箭射到50米的靶子上了。
甚至都用不着四十五度的抛射,到30度左右就完全可以上靶了。
而目前我的力量用一斗力多一些的弓是比较合适的,能够多一些练习的次数,还不至于把自己弄伤了。
但是瞄准的难度就要大一些,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练习。
而我觉得花太长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射箭技术,有点儿太不划算了。
在火枪时代,你还研究射箭的技术,我总感觉到有点怪怪的。
虽然目前来讲,火枪手是各个兵种当中被歧视的底层,因为他们在战场上经常只有开一枪的机会。
不过我却知道,火枪未来一定会取代弓箭成为战场上的主宰。
等我有空了研究研究燧发枪,把弓箭扫到历史的垃圾堆去。
实际上,明朝就已经有燧发枪了,但是叫自生火铳,是毕懋康在1635年左右就设计制造出来了。
但是那个时候明朝的官员们都忙着贪污腐化和党争,根本不关心技术进步的问题。
所以直到现在,部队上使用的最广的还是火绳枪,而且质量最好,威力最大的是进口的西班牙大火绳枪。
而现在,我的岳父工厂生产的枪管,其实就是按照西班牙大火绳枪的尺寸仿制的。
但是名字叫做斑鸠脚铳,还分为大斑鸠脚,中斑鸠脚还有小斑鸠脚。
我岳父厂子主要是生产大斑鸠和中斑鸠枪管,这种武器很受各部队将领的喜欢。
但是因为他的沉重,士兵们并不太喜欢,不过这个家伙的威力确实的实在,我手头的那十支大火绳枪在战斗当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这种大火绳枪,只要是在战斗当中,时机把握的好,往往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他这个能打碎盾牌的本事就让那些将领们舍不得放弃他,即使沉重的分量让士兵们抱怨不已。
我的岳父也曾建议我使用小号的斑鸠铳,不过这个小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我这个小身板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