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30度左右,基本就能落到把子的附近。
按照这个套路,练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的箭终于能够落到靶子上了。
而且有了那些辅助的工具,弓箭的射程就变得非常的稳定,需要我掌握的就是上下的仰角和左右的偏移。
很快我就把这个两个问题用技术给解决掉了。
因为是打固定靶,而且射程固定,这样每次开弓的弓弦和弓背的相对位置就是固定的。
要想射的准,那就玩三点一线吧,没过几天我就试出来,这三点一线的相对位置。
于是我在弓臂上挂了一个竹制的小圆圈,在弓弦靠近撒放器的位置挂了一个更小的小圆圈。
当靶子以及这两个小圆圈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我的箭射中靶子的概率就会提高3到4倍。
我的射箭师傅被我这种投机取巧的招数惊的是瞠目结舌,一个劲儿的感慨,“你们读书的人真的是不一样。”
骑术和器械也不敢放松,骑术还好,每隔两三天骑着马在空地跑上几圈,多和马熟悉熟悉,给人家喂点好吃的,考个及格以上肯定是不成问题。
毕竟我的身子轻,马又好,也经过长时间的骑马赶路,现在至少保证在马背上不会轻易的掉下来。
而器械训练可就要加码了,当初我是占了年龄的光,而举行举人考试的时候,我已经年满15了。
标准就和成人是相同的了,按那个标准走,我还真有点玄乎,毕竟我的身高力量还有速度和真正的成年人,还有很大的差距。
只能通过刻苦的训练,利用技巧来弥补。
在训练器械的时候,我还特地增加了盾牌使用的训练。
这个不是为了考试,就是为了战场上保命用。
我也算久经战阵了,不算城墙上的防守,我真正上战场的次数也有三回了。
在战场上,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那些不知道从哪飞过来的子弹或者箭,甚至是尸体的碎块,实在是防不胜防。
而被这些东西打中的话是否安然无恙,完全是靠概率。
所以在战场上躲在盾牌下面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别人帮你扛的盾牌,就不如自己扛的盾牌那么让人放心和踏实。
我观察到那些左手小臂上卡了块盾牌,右手拿把短刀的刀盾手基本上没有被箭或者子弹打伤的。
被大火绳枪和我们那种大弩打中的不算,我说的就是基本上没有被流弹击中过。
请教了那群老兵之后,他们建议我,可以练习一下持盾的动作。
当这群老兵给我的小臂上绑好了一块大小合适的盾牌,然后教我用不同的姿势,来保护身体的不同部分。
那些动作,练了一阵之后,就感觉像是武打片里的那些高手们用的肘击。
如果把这个盾牌从胳膊上摘下来,我练习那些动作基本就是把胳膊肘捣来捣去。
训练到了后面,老兵拿着一根竹棍从不同的角度击打我。
而我用盾牌用不同的姿势进行格挡,力量从小到大,刚开始的时候老兵们一竹竿就连盾牌带我一块打倒在地上。
或者速度稍快一点,我就顾不上抬起盾牌,被竹竿抽在身上。
练了有两个多月之后,我可以动作迅速的在竹竿打过来时候,把盾牌挡在合适的角度,身体做出合适的姿势。
再向后的训练就比较残暴了,这些老兵直接拿着木头棍子用力的打向我,然后我要用全身的力气把盾牌顶上去。
还要配合步伐,扭动身体,让盾牌以合适的角度去承受木棍的击打。姿势不对,就会被打趴下。
我发现练这个玩意儿非常长力气,练了三个月之后,我发现我的左胳膊比右胳膊粗了一号。
而且我的条件反射也练成了,在几米之外,有人用小石子打我,只要我的眼角能撇到,那盾牌马上就抬起来挡在我的脑袋和胸之间。
能有80%的概率把这块小石子挡住,后来我条件反射达到,只要侧面有东西在动,我的左胳膊肘就会抬起来。
周德良刻苦的训练,周小欢这边也能得到好处,本来周小欢这里的营养和条件比周德良要好无数倍,身体条件也好的多,至少周小欢的身高体重和力量比周德良要好的多。
比如十公斤的哑铃,周小欢可以轻松的举上20多次。
换成周德良最多十几次就不行了。
但是两边不论是谁学到的技术或者能力,对方很轻松,稍稍练练就可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