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梦斗康麻子 > 第38章 为了小命,还是要抱大腿

第38章 为了小命,还是要抱大腿

教训一番,然后就撤离了。

然后就出现了一个死循环,石鼓县经常性的会有小股的清军窜进来。

抢劫一下村庄,打劫一下镇子,或者进攻一下县城。

或者突然几支部队集结起来,把县城给占领了。抢劫一番之后,在于家军的队伍到来之前赶紧撤退。

几年下来这个石鼓县能搬走的人全都跑了,本来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就是在县城驻扎一部分于家军的队伍就可以了。

但是不论是郑成功还是郑经都不愿意低这个头,说这句话。

结果石鼓县这个本来是香饽饽的县令、县丞和主簿的位置,就没人愿意干了。

现在延平王管理的地区已经都实行了科举考试,包括海南岛地区秀才和举人都是有的。

所以海南各个县的县令等这些文官,可以说都是延平王府任命的。

于将军驻扎在海口,对这些事情根本不闻不问,从来不对这些官员的任免提意见。

但是从海南考出去的秀才,考出去的举人都不愿意在外地任职。

除了个别有想法的,大部分都会请求回海南岛当官。

而延平王显然害怕海南岛变成一个独立王国,所以就拼命的往海南岛里掺沙子。

把大量的福建、浙江和江苏的举人秀才送到海南岛来当官。

而于将军似乎是不关心这些事情,他只要求海南岛的官员保证部队的后勤,保证他的军械。

其他的事儿他一概不过问,好像是他不过问,但实际上他手下的那些军官们可都非常操心这些事情。

哪个官员要是胆敢冒犯于将军,他手下的那群军官就能把这个人整的欲仙欲死。

石鼓县为什么不派兵驻扎?就是因为一位小心眼儿的县令,偷偷摸摸的降低这些士兵的饮食标准。

被巡查的军官发现之后,果然大怒,上报给于将军之后直接撤军。

而这个石鼓县的县令一直是由延平王府直接任命,还专门挑选非海南籍的秀才担任。

甚至整个县衙里面的大小官员都不是海南的。

这就不得不让那些大军官小军官们多想了,很多人认为这个石鼓县就是延平王专门安排下来的钉子,这些官员肯定是要向延平王上报于将军的种种不好。

这样一来,于家军的军官们宁可费力气把石鼓县的老百姓给搬走,就算是送到海南岛的船票都免费。

也不愿意把部队驻扎在县城里面,给这群打小报告的站岗放哨。

于将军在海南非常的低调,对官员任命方面是一点都不管,但是他不管不代表他手下的人会不管。

于家军发展了很多年,培养了很多的人才,而且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些人自发的维护于家军和海南的利益。

这些人包括但不仅限于于家军的那些军官,谁要想破坏这个团体的利益,那就会遭到各种手段的打击。

延平王府安排到海南做官的那些举人、秀才,没有一个不在这群人的监视之下,能收买的收买,能恐吓的恐吓,总之不能让他们做损害海南的事情。

而石鼓县连续几任的领导班子全都没有海南籍的秀才,而且还故意的对县城内的驻军玩手段,脱离了于家军的监视。

那最后的结果是,于家军的军官们就不再负责这些官员们的安全了。

当然,这些当官的斗法,倒霉的是老百姓。

现在石鼓县的北面和西面人员非常的稀少,因为总是被广西方向的清军抢劫屠杀。

不愿意跟于家军搬迁的人基本都死光了。

不过,石鼓县现在归明朝所有,这是不容置疑的。于家军的部队至少是保证了这个县城的归属问题。

清军确实想把石鼓县城收复,但是只要他们敢攻破城墙,进入城内,最多三天的时间,进入城内的这些清军就会被拖出来剁成肉酱。

于家军的宗旨是,我可以不守,但是你们不可以占,你敢占了我的地皮,我们就把你们剁成肉馅。

所以每次清军出动一次,县城里的官员就要换一次,毕竟他们的脑袋在清政府都是比较值钱的。

现在石鼓县的县衙里已经将近一年的时间,没有任何的官员。

不是没有派,而是派去的人基本都不会到任,大多数听说自己被选中就得重病。

有些反应慢的,在生病之前就接到了委任状,也会想尽办法在路上生病,实在来不及病,干脆受伤。

现在,石鼓县的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