俐,他告诉我,铜鼓县城被我们占领了,铜鼓县令以下的领导班子都被我们活捉了。
现在一群老兵们不知道该怎么办?让我赶紧去主持大局。
我听完这句话,我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呛死,开!开!开!什么玩笑?
审问过那群清军,现在能够知道铜鼓县县城里有差不多1000名的清军,而且是正规军。
铜鼓县的县城城墙比我们的要高将近两米,城门也非常的厚重,还有一道护城河,那是真的护城河,里面有水的。
我们只有260个人,把那群负责指挥的老兵都算上271个。
他们竟然把一个1000人把守的县城给攻克了吗?
难道不是玩翁中捉鳖?还是想玩声东击西呀!
不过我这个县城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们玩儿兵法吧?
把这个报信的士兵的脸洗干净,端详了半天,又把身边那十个士兵拉过来,认了半天。
确定这小子真的是我们的士兵,然后又盯着他问了半天,没发现有眼珠乱转,说谎的迹象。
那看样子是真的,攻克县城这种事情也不是什么开玩笑的,干脆去看看。
反正老子有好马,实在不对劲,骑着马我就跑,这十个兵跟得上,跟不上,我不知道。至少吴氏兄弟,肯定能跟着我的马跑好久。
我在审问这个报信的家伙的时候其实已经相信了,我不相信的是清军的这帮人怎么这么不禁打?
这个骑着驴跑回来报信的士兵,逻辑还是不错的,口齿也算伶俐,把整个的作战过程基本都说清楚了。
这群老兵应该算玩了个突袭,他们在傍晚的时分接近了铜鼓县的县城。
这个时候城门还没有关,然后20名拿着盾牌的的士兵就用最快的速度杀了过去。
在太阳的余晖之下,视线不那么太清晰,城墙和城门口看守的士兵都没看明白这一群人是干什么的。
而我们这群士兵被训练的,根本就不会大叫,默不作声的就是低头猛跑。
等到跑的近处,清军发现是一群穿着明军服饰,拿着盾牌和短刀的士兵,这才惊慌失措的要关门。
但是我们这些经常要在山上练长跑的广西山民,速度奇快的就冲过了吊桥,把那几个意图关门的士兵给砍翻在地了。
要说这座城市还是防守比较严密的,当发现遭到突袭之后,告警的钟声马上就响起来了。
但是现在士兵的集结速度和后世的那些部队的紧急集合,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
等到听到钟声的清军集结起来,然后整队离开营房,我们那些推着独轮车的部队已经堵在了城门口。
显然,我们1000人在安徽推着门板,把一万人打败的这个事件还没有传到广东这么偏远的地方。
一排比正常盾牌要高一倍的大门板,把这群清军的士兵,还有军官都整蒙了。
然后就是接近开枪放弩,这群清军还是很顽强的,我们的40支火枪都放了一遍,这群清军还都没有崩溃。
连携带的100多只腹弩全都射了一轮了,那帮清军还在死撑。
在近距离的时候,这些腹弩准确度是相当高的,而且就算是有一个差点的盾牌,都挡不住我们的弩箭。
基本上一只箭就能放倒一名清军,我们的40支大火绳枪,更是连人带盾牌打倒了好多人。
最后让这群清军崩溃的是200多人整齐的脚步声。
在老兵们用哨子的指挥下,重新把火枪填充好,腹弩上好弦的部队,开始喊着121向清军逼近。
和我参加过上万人的一场战斗的那群老兵,胆子已经非常的大了。
这群老兵们都总结出一种方法,靠近了打,如果这帮家伙能够撑得住,那就再靠近点再打。
他们相信,只要能贴在他脸上,火绳枪开火的时候,没有人能顶得住,就算被打的人顶住了,周围的人也得吓蒙了。
在不算宽阔的街道上260名士兵故意的跺着脚,在哨子的指挥下,不快不慢的向着已经躺倒一片的清军队列靠近。
刚开始第一次开枪的时候,两支队伍的间距也就是50多米,而这一排大门板加长枪的组合,缓缓的向清军靠过来。
在间距只剩下20米的时候,已经遭受了重大的伤亡,心惊胆战的清军士兵们,终有顶不住的了。
在惊恐的喊叫声中,疯狂乱跑的吓坏了士兵,被军官一刀给砍断了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