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梦斗康麻子 > 第59章 我的手下

第59章 我的手下

秋天已经收不上来什么东西了。

这个时候本来是在秋天收完晚稻之后才播种的土豆,马上补充了这个空缺。

广东的其他地区不知道,但至少受灾严重的雷州半岛地区,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基本都选择了种上土豆或者红薯。

三个多月之后,土豆收获了,又过了两个多月,红薯也收获了。

本来可能会引起灾荒,但是有这两种作物之后,不敢说是丰收了,但是老百姓冬季春季的口粮是没问题了。

虽然大家吃这两种新鲜的作物不是太适应,但总算是可以在春稻收割之前,不至于饿肚子。

随着这次台风过后,土豆的大规模种植,广西地区也很快开始引种这种可以在南方冬天生长的作物。

本来广西,广东和海南地区都是可以收割两季的,海南岛的南部地区是可以种植三季植物的。

现在有了土豆,广东地区和广西地区也可以种上三次,收获三次,虽然第三次是土豆。

这种不太挑剔土地,而且管理起来比较简单的植物很快就受到了老农民的喜爱。

只要是能吃的东西,中国老百姓好像都很喜爱。

而这个时候,那群我培训出来的种痘医生,推广种牛痘引来的后遗症正在爆发。

那就是婴幼儿的死亡率大幅度的下降,半大小子明显增多。

未成年人口的比例明显开始上升,人口增多之后的显著问题就是粮食不够吃了。

这个时候土豆和红薯的出现,马上就把这些增加的吃饭的嘴给填饱了。

为什么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非要计划生育,非要推广独生子女?

那个时代,真的是好多家都吃不饱饭,孩子越多的吃的越差。

现在这个时代就更加如此,周德良幼年时代基本是处在半饥饿状态,少年时代好了一些,但是也不敢说每顿都能吃的八九成饱,要不然也不至于结婚的时候比新娘矮一头。

连周德良这种小地主家庭的孩子都不敢说总能吃得饱,那些农民一养四五个孩子,家里只有十几亩地,还得把赋税先交完。

想把大家的肚子填饱的难度还是挺大的。现在红薯、土豆的出现让同一块大小的土地的出产,一下子增加了一半,甚至翻倍了。

比较肥沃,土质合适的田地,每亩土豆的产量真能突破四五百斤。

现在的稻子的亩产一季也就是200斤左右。

这种高产的作物别管好吃不好吃,能把肚子填饱,一下子让那些孩子一堆的家庭,免去了卖儿卖女的痛苦。

而且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农民们发现不管是红薯还是土豆,他们的果实都在土地里面。

台风影响不了这种植物,最多影响一些产量,不会像水稻那样,一场台风过后,直接绝收。

所以很多的农民就会找些半坡地,小边块的土地种上一些红薯和土豆。

即使遇到了灾难性天气,也不至于什么东西都收不上来,好歹能把肚子填饱。

而广东地区的那些农民很快就发现,种土豆和红薯的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躲避兵灾。

好不容易过了两三年的舒坦日子,突然,一群清军像蝗虫一样,就冲进了村子,这些清军扫荡过的村子,就像被狗舔过一样干净。连地里的稻子也收割掉,就算没成熟,也要割了喂牲畜。

除了一些失去劳动力的老人之外,基本什么都剩不下。

就算他们没时间破坏田里的庄稼,但光他们行军就破坏了大量的庄稼,水稻肯定是报销了,但是土豆红薯被人踩马踏之后仍然能够顽强的活下来。埋藏在地里的果实不会受太大影响。

在清军这种比抢劫还恶劣的军事行动的威胁之下,各个家族代管的那些秀才团练们,很快就勾连在了一块。

如果两支队伍距离比较近,就赶紧汇合在一起,100人的队伍要比50人的队伍显得更厉害一点。可以把小股部队吓跑。

当一群像抢劫犯一样的清军杀到铜川县的城下的时候,早就得到消息的城里的几个秀才已经组织起来了小1000人的队伍。

当然不敢像那些老兵带的队伍一样,冲出去和清军对攻。

但是这些受过基础训练的团练,还是在城墙上能够站直自己的身体,做出一副坚不可摧的样子。

而这些清军当中的很多中级低级军官,都是贩盐集团的下线。

这些既得利益者根本就不想出来打仗,于是咋咋呼呼的在城下武装游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