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发个诏书过来,让延平王自杀。你去给郑经抹脖子吗?
这种事情表面上过得去就行了,他愿意拥立一个皇帝,就让他去,真正看这个皇帝不顺眼的是康熙。
让这两个家伙猪脑子打成狗脑子,最后两个一块死了才好。
这个无聊的朝会整整开了两天半,最后也就确定了一件事情,就是派个代表团去吴三桂那里去参观一下永历的那位儿子。
先去鉴定一下真假再说,有必要的话就承认他是真的,代表延平王参加一下登基大典。
如果没必要,就宣称这个皇子是假的,当然要回来以后再宣布。
然后又开始研究康熙那边该怎么对付,是跟他谈谈,还是把代表团轰走?
又吵了一天多的时间,我实在是忍不住了,你说开讨论会也不给茶水,也不给个凳子,就这么一群人站在那里,一站站一天。
就算是我年轻一点,比你们的站功和体力都好,可问题是太无聊了。
我趁着他们吵得嘴干舌燥,中场休息的时间,向延平王提议,让康熙那边把延平王的爷爷,也就是郑之龙的灵柩给送回来,好让郑之龙能够入祖坟。
我把这个事一提,郑经直接一拍桌子说道:“好!这个主意好!”
现在都讲孝道,如果祖宗的灵柩不能安葬的话,是子孙后代的一个大的罪过。
而郑志龙被骗到bj之后,又发配到了东北,最后死在了那里,不过是病死的,和我在网上查到的历史不一样,不是康熙六七岁时派人去杀掉的。
因为郑成功成功的占领了南京,甚至还派兵杀到了山东境内,确实是把清朝的人马给打怕了。
生怕把郑成功给逼急了,倾尽全力向bj攻击,所以对发配到东北的郑之龙待遇还算不错。
而我出的这个主意,其实是个拖延时间的主意,但是原因好听,而且高大尚,符合儒家的思想。
让康熙那边得派人长途跋涉的把郑之龙的尸体棺材运到南京,后面的谈判才能进行。
否则那就是你们诚意不够,然后下一步就可以提出把郑氏家族的那些亲戚给放回来,如果不同意,那就是你们诚意不够。
在我的倡议之下,对康熙朝的应对方案很快就确定了,但是又来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动手的时候,到底是打康熙还是打吴三桂?
这种问题还用讨论吗?等他们打的两败俱伤然后上去把那个打赢的再打一顿。
结果一群官员又在开始吵,两天之后我受不了了,天天站在这里,就像在蛤蟆坑里躺着,连打个盹都没法闭眼。
所以说牛痘救了于将军女儿的命也是没说错的。
从那个间谍案开始,于将军少有的发布了一条政令,那就是大规模的给老百姓强制种牛痘。
不种不行,敢不种,挨打还罚钱。
这样一来,海南岛上的天花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海口地区几乎听不到有天花病人的出现了,连村寨里的土大夫都学会了种牛痘。
这几个间谍虽然被处以极刑,但是他们干的坏事儿,却直接促成了海南的强制推行种牛痘,从某种角度上讲,大大提高了海南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只是两年的功夫,海南地区的人口增长的速度就增加了不少。
十年之后,海南的人口数量直接翻番了。
当然那是后话,我得了儿子之后相当的高兴,高兴之余,又去那个铸炮厂的次数多了一些。
顺便让他们在炼铁的高炉里面多加了点石灰石,帮他们改进了一下水车,提高了一些鼓风效率,甚至还搞了一个金属的鼓风管,先在炼铁炉上绕了一圈,提高进风空气的温度,让炉子里的炼铁温度更高。
还让他们去越南采购质量高含硫少的的煤炭。
几招下来,让这个主炮厂附属的炼铁厂出产的铁的质量提高了两个档次。
随着铁的质量的上升,火炮的质量也进一步的提升了起来。
时间不长,一千斤的火炮就给搞出来了,而我在这个火炮的基础上又加长了炮的身管。
让工匠想办法在火炮的炮膛里面刻出了浅浅的膛线,但是只是稍微有点弯曲。
结果在试炮的过程当中,打出了超出意外的射程,让于将军都惊讶了。
随即我和于小姐的婚礼立马提上了日程。
而我这个对古代婚俗基本算是小白的官员,稀里糊涂的就完成了一堆的礼仪。
甚至这些礼仪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