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运气好了。
经常性的开十枪,靶子上连五发子弹都找不着。
甚至把靶子换成三米乘三米的,情况也好不了太多。
你要敢把靶子放到150米,用我设计的那个简易的瞄准装置瞄准三米乘三米的靶子。
你连续开枪十次,很可能能收到一块完好无损的靶纸。
滑膛枪炮就这精度,我采取的各种措施只能说略微提高了一下滑膛枪的威力和射程,精准度提升的是非常有限。
这就造成一种后果,火枪火炮的精准度,随着距离的增加,断崖式的降低。
有可能十人一组,用火枪瞄准一个六七十米以外的人开火,而这个人却毫发无伤的站在那里。
为什么我一般都要把交战距离放到50米以内?就是为了最大的发挥我们的火器的威力。远了之后,子弹真不知道飘哪去了。
如果清军不是派出两三千人,而是派出一万人一队。
一共六万人围住我们,我反而是有办法了。
逮住其中一支队伍,在十几分钟之内用最狂暴的火力把这一万人打垮。
而且一万人的密集队形,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十几分钟里干掉他两三千人。
因为我们那些打不准的子弹,虽然打不到我们瞄的人,但可以打中隔壁的,或者是隔壁隔壁的人。甚至能打到后排隔壁的人。
密集的火力可以让前排的士兵像被收割的麦子一样齐刷刷的倒地。
然后让后面的士兵恐惧,害怕,最后崩溃。
冷兵器时代的部队,能够在承受超过10%的损伤,那就属于精兵系列了。
如果损失超过了20%甚至30,这支部队还能继续战斗,如果不是被逼入险境了,那就是像戚家军、于家军这样的铁军。
只要能有一支部队被我们打垮了,其他的部队就会产生恐惧感。
甚至我们可以追赶着溃逃的士兵,冲击敌人的整齐的队伍。
上万人的队伍要是乱了起来,四散奔逃的士兵会把周围的队伍也给带坏,除了指挥官非常的优秀,对部队的掌控力非常强,才能够把混乱的部队控制住。
能力一般的指挥官碰到这种情况,就只能自己先逃了。
前些年我指挥的战斗可以说是战无不胜,但是并不是我的战术素养有多高,我的指挥技术有多强?
我唯一的秘诀就是靠近了,用最强的火力轰上去。
在最近的距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把最多的弹药投射到敌人身上,尽量是一把把你打蒙。
初期没有条件的时候,敌人还能跟我们撑上一段时间,像现在的这个火力密度我们已经可以进行横扫了。
但是这回,清军直接不玩密集队形了,两三千人的一支队伍,站的松松垮垮,稀稀拉拉,还每人拿块盾牌,距离还把控的很好,没有靠近我们五十米。
人和人之间间隔都得两三米,前后间隔也是两三米。
这就让我们能够快速射击的佛朗机炮失去了威慑力。
我们精心制作的能发射散弹的炮弹,每个里面都装着40多颗铅弹。
炮弹发射出去之后,外壳会破裂,里面的铅弹会散开,离开炮口大约100米,这些铅弹会散开差不多30米的宽度。
距离炮口150米的位置这些铅弹的散布范围就超过60米了。
距离炮口200米,那些铅弹就已经能够散出100多米的宽度。
但这个距离铅弹的威力已经下降的很厉害了,盾牌已经肯定打不穿了,质量好一点的皮甲、棉甲都有可能挡住。
如果是铁甲,基本上也就是铛的一声,然后子弹弹开,甲片上有个坑。
但是如果打到无甲的部分,还是足够让你喝一壶。
如果在距离炮口300米的距离,你还能被一颗散弹打中,那你的运气是相当的好了。
因为能飞到这个距离的铅弹已经很少了,而且这颗铅弹对肉体的伤害已经很小了,打在身上也就是一块青紫而已。
简单的说,对待现在的火药武器,只要拉开距离,只要距离远一点,就算打上都有可能没事。
现在清军的这种打法,正好命中我们的两个弱点。
人数太少,远程火力不足,近战能力偏弱。
我手里要是都是于家军的士兵,那我根本就不怕,就算他们把我团团围住了我也可以轻易的突围。
实际上,我手里只有2300名的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