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的部队和清军打到热火朝天,为了不影响台上两名选手的战斗,我们就只做了准备,没有动手。
而且我们的准备是非常隐蔽的,满清根本就没有察觉。
首先,我们安排人员,从云南和贵州的山区招收了不少山民和猎人,当然是按照于家军的标准挑选的,偷运回广西进行训练。
同时选择了一些隐蔽的地点储存了不少的武器和弹药,如果有需要,可以让士兵化妆潜入,不带武器,等进入敌占区了再进行武装,给清军来个腹内开花。
两年的时间,已经训练了超过两万人,后来还招收湖南、湖北、江西人进行训练,有这些语言相通的本地人带路,会对我军的下一步进攻带了足够的便利。
可以说,只要有需要,我们可以迅速的在周边几个省里面制造大量的混乱,甚至直接占领一部分县城,让清军无所适从,不知道哪里是我们的主力,哪里是游击队。
现在我军对云南和贵州的渗透已经基本完成,大批训练好的当地人返回家乡。
以土匪、山贼、民团、镖局的身份潜伏下来,招收当地的百姓,训练成士兵,只要一声令下,少说10万的人马是可以拉出来的,当然兵员质量就不要太苛刻了。
不过这些准备工作根本就没有让南京那边知道,他们那里漏的像筛子一样,给他们写的奏本,基本上半个月左右,抄件就可能送到bj康熙帝的桌子上。
甚至我的二岳父根本就没想在行动之前请示一下我们的郑经,郑王爷。
从他的父亲老于将军开始就看不起老郑家的人。
所以虽然说现在我岳父我身上的两广总督是这个郑经给封的。
但是他根本对这个郑经没有什么感激之情。
“郑经跟他那个爹一样,屁本事没有,还小心眼。这个郑经好多地方还不如他那个蠢货爹。”
“趁着清军的主力部队全都在云南,直接集结大军向北打。就算打不过,吓都吓死这个小康麻子。”
“结果这个郑经非要玩坐山观虎斗,可你有坐山的资本吗?就一个战五渣的水平,等人家老虎打赢了,回头就把他啃了。”
因为每天的粮食和银子像流水一样的跑掉了。
别说地主家没余粮,皇帝家也没余粮了。
国库里面都能饿死老鼠了。
皇帝没钱没粮了,只能找老百姓要,各级的官员是拼命搜刮,不光要满足皇帝的要求,也要保证自己的荷包。
而康熙也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发现没钱了的时候,就抓一下贪腐。
砍上几个贪官,然后把查没的贪官家产变成军费。来支持前线的作战。
可是问题这贪官虽然不少,但不是每个贪官都可以动。
就比如爱心觉罗家的那些贪官。一个个的身份尊贵,皇帝都得叫叔叔大爷了,你说人家只是捞了点钱,你能动吗?又没谋反,你个小康子废啥话!
所以被抓出来的都是小贪和中贪,只能勉强的支持着满清的经济,不至于彻底的崩溃。
但是,被苛捐杂税折磨的痛不欲生的老百姓,已经快要忍无可忍了。
如果不赶紧的把昆明城收复,把这个大周朝彻底的扫入历史的垃圾桶,大清朝也快要完了。
至于蹲在沿海城市的明郑集团在康熙的心里。危险系数只能放到了第三位。
从危险程度讲,准噶尔汗国的葛尔丹都排在郑经的前面。
根据我们的情报人员得到的康熙在对他的近臣当中,评价郑经的一句话,能够体现出他对郑经的态度。
“朱经此人,实为一猪尔,若无于家父子,遣一佐领烹之易尔。”
意思就是说朱经这个人呐,实际上是一头猪。如果没有于家父子的帮忙,派上一个佐领级别的将领,就能够轻松把朱经做成红烧肉。
也不能怪康熙小看了我们的郑王爷,他在上台之后确实没搞出什么拿的出手出来的功绩。
他在当世子的时候,也没有指挥过什么有名的战斗,整个成长的历程就写着两个字,平庸。
不对,应该还有俩个字,那就是,好色。
可以说就是靠着投胎的技术当上的这个王爷。
现在别看已经占领了沿海的五个省,但是战斗力低下,海战在行,陆战拉稀。
明郑对满清的威胁程度,还真没有活跃在蒙古草原上的准格尔汗国大。
至少人家是骑兵,而且距离bj近,轻轻松松就能打到满清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