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
这时候提前修好的设施就管用了。
每隔五公里,十公里修建的简易大房子,沿途打的水井,还有路边种植的土豆,红薯。都发挥很大作用了。
这些移民路上的饮用水问题。住宿问题,靠的前期的准备都能够保证。
而那些便宜的土豆红薯,搭配一些粮食,可以很便宜的解决移民的口粮问题。
虽然穿过整个的云南或贵州,进入四川,基本上都是山路。
但是,这些广西山民的体力确实非常的厉害。就算是老太太或者是小孩儿。也要比现在的脆皮大学生强好几倍。
经过统筹安排,还有部分路段乘船乘车,基本能让移民三五个月内到达目的地。
当然,广东籍的团练士兵也有一些获得奖励的。
但是因为他们训练的时间短,而且,参与作战的时间比较靠后,真正立功人的数量就比较少。
但是,这几十亩地的奖励,在广东地区引起的轰动,要比在广西大的多。
广东地区的人口密度要比广西高多了。
土地兼并的问题在广东就比较严重了。
因为广东受到的战乱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少。几辈子传下来的大地主小地主很多,满清在北方地区搞跑马圈地。
但是在南方地区搞得比较少。这样一来,就基本都没有破坏明朝遗留下来的土地关系。
所以,无地或者少地农民是非常多的。
那些参加团练的士兵基本都是这类无地的农民。
就算是十亩远在四川的土地,也足够刺激人了。
别看我们动用了超过10万名的团练士兵,但是我的岳父手一点都不紧。
不但按照雇工的标准,每天给这些只负责运输粮草的士兵发钱。
还给那些参与战斗的士兵发奖金,当然这个战斗不是真和清军作战,只要是拿上武器到前线转转就给钱。
出去作战时间虽然不到一年,但是团练士兵每个人的手头上都能攒点儿银子。
他们也有资格购买十亩田地,手里的钱也基本够买地和搬家。
老百姓对土地的执着是不可想象的。
得到消息的士兵家属,基本上不会犹豫,收拾家当立即出发。
都是成年人,这个选择题非常容易做。
一个是只能当雇农,辛苦一年能勉强强保证不被饿死。
而跑到四川之后那就有十几亩属于自己的田地,而且五年之内不用交税。
道路远怕什么。只要走到哪里那就是自耕农,不走就只能当佃户,受地主的剥削,还需要犹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