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梦斗康麻子 > 第119章论文要重新写

第119章论文要重新写

是指风和热病邪相结合。

风寒患者主要的症状为后脑强痛,也就是后脑疼。患者会出现脖子转动不灵活、怕寒、怕风的症状。

需要穿很多衣服才感觉稍微舒服点。风寒引起的流鼻涕,主要以清鼻涕为主,有时也会有白色鼻涕或略带黄色。

而风热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口渴、咳嗽、咽痛、舌边尖红、恶寒较轻、发热重等表现。

风寒引起的感冒,治疗时主要以宣肺止咳、驱风散寒为主。

风热是肺气失和导致,治疗时主要以疏风清热为主。

简单一点说,风寒就是真正的被冻着了。

而风热是你本身有点上火,然后不小心又冻了一下。

我很快就从学校收藏的古籍当中找到了很多的药方。

对照着我从广州名医那里拿到的药方,很快就发现的区别了。

为什么周德良治疗感冒的时候,基本上一副药下去,一天就能好个七八成。

而现在喝感冒冲剂,两三天还缓不过来。

而且在古代,来找医生治疗的基本都已经算是重感冒了。

一般的人家,如果不是难受的爬不起来了,是不会舍得花钱去看病的。

而现在的感冒冲剂,基本都是自己觉得有点不舒服了,就赶紧喝一个。

家用的小药箱里面,一般都长年准备着感冒冲剂。

为什么两个时代治疗感冒的的效果差别这么大呢。

一是药量的问题,熬煮出来的中药材,一般都是两碗水或者三碗水熬成一碗药。

那一锅药熬出来的有效成分,肯定要比一包感冒冲剂里的有效成分高。

第二就是冲泡方法的问题,感冒冲剂的说明书明确的写着,开水冲服。

而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改成沸水冲服。

实际上在日常冲泡感冒冲剂的时候,能用到开水的并不多。

大多数是从暖壶里面倒点热水,有80摄氏度就不错了,如果温度不够的话,药粉是不会融化的很充分的。

甚至一杯药喝完,水杯的底下还有没有融化的药渣子没喝进去。

所以说,一袋感冒冲剂,总共就没多少。然后你喝下去的时候还剩点,你说它的药效能有多好。

而且,在喝药的时候很多人喝的方法都不对,有些人必须得把药汤晾到凉了再喝。

很多药材在水里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

在水温比较低的时候,这个药物很可能是以颗粒的形态漂浮在药液中,而不是溶解在水里。这样的喝药方法,会影响身体对药材的吸收。

我说要用沸水冲泡感冒冲剂也是这个道理。

有很多的药材,需要高温才能够溶解。

在温度低的时候哪怕就是使劲的搅拌,最后只不过是这些颗粒变的细小了,而不是溶解了。

古代药方和现代药方最大的区别,是在药材种类和剂量上面。

是药三分毒,我们给病人开药的时候,是依靠我们的诊断,根据我们的经验。

在保证病人身体健康的基础上。用最狠的药,最短的时间把病人的身体调理好。

很多有毒副作用的药,我们也会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适量的使用。

所以说很多的药方不能乱用。这个药方和剂量在这个病人身上是没问题的。

但是换一个人。他得的也是同样的病,这个药方不但没把他治好,反而把他治疗坏了。

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态是不同的。

就算是打抗生素。说明书上也是明确的指出,每公斤体重用多大的剂量。

如果你的剂量打多了,就会出问题。

中药比这个更加麻烦。药材的用量,不但和这个人的体重有关,还和这个病人当时的身体状况。

当时的天气、气温、当时的季节、这个病人的饮食习惯、这个人的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等等有关。

更复杂一点的,你还要了解你使用的药材的情况。

哪种药材是人工种植的,药效相对来说差一些,药方里面这种药的量你就要适当的增加。

想当一个好的中医大夫真的是太难了。

现在的西医大夫实际上也会开中药。

不过他们开的中药,实际上就是中成药。

为什么他们会开中成药,因为中成药也管用,而且中成药的副作用小。

很多西药是处方药。他的毒副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