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打了败仗的敌军将领都认为我不讲规矩。
在双方相距不到30米的地方我用火炮进行攻击。
还把火炮混在步兵队列当中,欺骗对手。
然后双方都已经用长枪互相的怼盾牌了,结果我们的火枪手还把枪架在长枪手的肩膀上,怼在敌人的脸开火。
可以说我是一点儿都不讲武德,没有一点儿武人的荣誉感。
而且我还非常浪费的,把那些久经训练的于家军士兵当普通火枪手用。
如果仔细研究我指挥的那些战斗,很少发现我把于家军那些特种兵的特质发挥出来。
基本上用不着他们,穿着厚重的铠甲拎着苗刀追着敌人砍。
追着人砍的都是那群团练士兵,这些精锐士兵只是负责用火枪和火炮把敌人打垮、打溃败就可以了。
像收集战利品、追在人家后面砍人脑袋这种没技术含量的活,用不着这些精锐士兵。
为什么我指挥的战斗,死亡率都非常的低。
因为我看到的战争电影,全都是热兵器时代的。
我脑海当中的战争就应该是火炮覆盖、飞机轰炸、机关枪扫射、步兵冲锋。
现在的炮弹还不能爆炸,机关枪还没有出来,飞机更是无从谈起。
但是在步兵战斗的时候,搞一下火枪排队枪毙还是可以的。
一战、二战的水平肯定是望尘莫及,拿破仑时代的水平都够呛。
拿破仑时代的战斗过程,通常会先使用炮兵对敌方阵地进行轰击,以削弱敌方的防御力量。
然后,步兵会发起冲锋,试图突破敌方的防线。骑兵则会在关键时刻进行突击,以打开战场局面或追击逃跑的敌军。
拿破仑时代的军队主要分为步兵、骑兵和炮兵三大兵种。步兵下又细分出普通步兵、掷弹兵、轻步兵等。
骑兵在拿破仑战争时代是最后一个辉煌的时代,主要分为重骑兵和轻骑兵,其中重骑兵有胸甲骑兵、卡宾枪骑兵等,轻骑兵有龙骑兵、骠骑兵等。
炮兵在拿破仑时代也成为了一支部队不可或缺的兵种,当时的火炮主要分为加农炮和榴弹炮两种。
而我的骑兵少的可怜,更别说还分出种类了。
步兵只分拿冷兵器械的肉搏兵和火枪步兵,只有炮兵还接近一点,可以根据口径分分类。
但是也分不出什么加农炮和榴弹炮,只有大炮和小炮。
但是,躲在盾牌后面开枪还是可以做到的。
十步以外枪快,十步以内枪又快又狠。
用火枪去欺负冷兵器,就是降维打击。
在超过一定距离(通常被认为是十步或大约十米)时,枪械比冷兵器更有优势,因为枪械可以迅速发射子弹,达到远距离杀伤的效果;
而在近距离(十步以内)时,虽然枪械仍然具有优势,但由于距离缩短,使得使用冷兵器的人有机会更快地接近并使用其武器,从而增加攻击的狠度和效率。
实际情况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技能、武器类型、环境条件等。
用刀枪都破坏不了的铠甲盾牌,近距离用火枪,没有打不穿的。
在广州呆了五年,我没有完全的醉生梦死,除了学习医术,还琢磨出来了手榴弹,当然是原始版本的。
投弹兵,也被称为掷弹兵,是17世纪中晚期诞生于欧洲陆军的一种特殊兵种。这个称谓源于法语,是从“手榴弹”一词中派生出来的,最初指的是军队中能够投掷手榴弹的步兵。
手榴弹是一种投掷用的炸弹,其名称来源于17世纪左右欧洲的手掷炸弹外型与石榴相似。
而原始的手榴弹是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搞没了,而且当时的手榴弹体积较大、重量较重。
因此掷弹兵通常是从最强壮和最高大的士兵中挑选出来的,胆小的都不行。
现在的动画片和漫画里经常有这种图案,一个黑呼呼的球,有一根引线,引线在燃烧,这就是当时掷弹兵用的武器。
你说这个圆球好不好扔,而且扔之前要先把引线点燃,等到引线快要燃烧完了,再扔出去,扔太早了,会被扔回来,扔太晚了,自己和周围的战友就谢幕了。
所以掷弹兵也是精锐步兵的代称,连炸弹都敢玩,那可不是一般的勇敢,拿起其它的武器,也是一条好汉。
在明朝时期,有一种被称为“石雷”的武器,它被认为是一种简易版的“古代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