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梦斗康麻子 > 第129章声东击西

第129章声东击西

的那种。

如果人多一些,船再大一点,它的速度还不如划桨船。

毕竟这个螺旋桨叶是手工制作的,太大了,搞不出来。

而且通过传动轴,也就是能有三五个人一块儿去给这个螺旋桨施加动力。

如果人太多了。这根传动轴就要非常的长,整体的效率会下降。

实在是没办法,最后我采用的方法是把船做小。

小到什么程度,大小和公园里玩儿的脚踏船差不多。结构也相差不大。可以算是双体船啦。

几根够粗的毛竹作为船体,这几根毛竹的中间留个空挡,来安装螺旋桨。

这艘船上只安排两个人。一个人负责蹬螺旋桨提供动力,另一个人拿着一杆火枪或者大号腹弩。

做出这种螺旋桨船之后,实验的时候我感觉这个玩意儿的威力有点太小了。

如果是同样的小船。哪怕是十几个人的那种划桨船。

我设计的双体小船还是能够占一定的优势的。

毕竟这个玩意儿跑起来速度还是挺快的。

如果是对付那些大船那就基本没用了。

感觉像是一只蚊子。就算是在人家的身体上时间的车也最多是出个小包出来。

思考了一番之后,我只能创造性的折腾出来一款人肉鱼雷。

这种鱼雷是我从二战的时候,小日本设计的一种反坦克武器上获得的灵感,四式反战车刺雷。

太平洋战争,日本发现自己面对美国的m3斯图亚特,和m4谢尔曼坦克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步兵普遍只能使用炸药包和反坦克手榴弹处理美军的装甲车辆。为了提高日本陆军的反装甲能力,日本陆军列装了四式反战车刺雷。

以日军三式反坦克手雷为基础,增加装药量后,再加装上突刺装置和近两米长的木棒。

而且刺雷采用的是双“保险”装置:安全销是第一重保险。拔掉它后用刺雷上的支腿撞击坦克时,就会切断第二重“保险”。

一个横贯套管和手柄间的保险丝,然后就会击发弹体内的雷管而引爆。

这种武器实际上非常简易,由一个1.5米长的竹竿和直径9厘米,锥型炸弹组成,在弹头的前部有三个刺钉。

这个刺并不是要让士兵真的刺穿美国的战车,而是要让炸药和车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让空心战斗部引爆后炸毁坦克。

这种“反坦克竹竿’威力还挺大,该武器一共重约6.5千克,其中约3千克为炸药。

在实验中刺突爆雷以垂直的角度击中的情况下能够贯穿150毫米厚的钢板,以60度的角度时能够击穿100毫米的钢板完全能够摧毁美国、苏联的各种坦克的正面和侧面装甲。

其实就是简陋的自杀式爆破装置,简称“长杆炸药包”或“反坦克长矛”

不过要使用这种要使用这种武器,首先要拔掉安全销,然后像端着刺刀一样像敌人的装甲冲锋。

很难想象面对坦克和步兵的支援火力的枪林弹雨,怎么样才能把这个竹竿捅到坦克的身上,并且该武器得爆炸范围有3米,但是攻击距离却只有2米左右,也就是说攻击者几乎没有可能生还。

设计初衷虽然并不是让日军用于“自杀”,而是作为投掷武器来使用。

但是,日军士兵像投标枪那样投射时,却发现这操作简直是“天方夜谭”:刺雷重达5.3公斤,要投到十多米外就极其困难,而且还要投准坦克要害,根本办不到。

于是,经常出现日军士兵“视死如归”地扛着四式刺雷,向坦克发起“玉碎冲锋”。唯一能为日军士兵提供些许心理安慰的,可能就是那根长度近两米的木棍了。

他们或许认为在引爆一瞬间,可以及时后退卧倒并侥幸生还。但是,这只不过是他们的“美好幻想”罢了。

四式刺雷并非定向爆破武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破片会横扫周围十几米范围,他们基本上是难逃一死。

在战场上,实际使用情况更让人叹为观止,日军一般都提前隐蔽在掩体中,等到美军的坦克经过时,突然跃起,用“反坦克长矛”顶住美军坦克侧面或底板引爆。

往往没有炸毁掉美军坦克,反倒自己被炸成肉泥,尸体都是“缺胳膊少腿”的。

这种刺雷的原理可以用在我的鱼雷上。

我用了一个触发装置点火装置,和四五斤的火药结合在一起,然后用猪的膀胱包裹在一起。

为啥装药的数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