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
因为重量比较轻,容易携带,所以满清步兵配备的比较多。
还有口径超大的抬枪,比西班牙大火绳枪还要大一号,这个玩意儿要两个人操作。
按照我的标准,这根本就不算是枪,应该算是小火炮。
根据前线伤亡情况的调查。
目前死伤人员里,除了是被自己笨死的,只说被清军打死打伤的,将近一半是因为这种抬枪。
这个大家伙的威力确实够大,就算是一百多米以外开火,照样能把我们的竹铠甲打透。
穿铠甲的人就不用说了,打到躯干上,基本就不用救了,能留下几句遗言就算是意志力坚强的人了。
打到四肢,卫生兵消毒伤口,进行止血,都不用截肢,因为肯定是断的彻彻底底。
这个抬枪发射出来的大号子弹,有足够的动能破坏我们的铠甲。
别说是我们的竹铠甲,就连我们的木盾牌。在100米以外,也不一定扛的住。
基本上木盾牌上的大洞小眼,除了被炮弹打出来的,其它的窟窿就是这种抬枪破坏的。
子弹打烂了我们的盾牌之后,自然就没有多大的威力了。
子弹打穿盾牌,再打到我们士兵的身上,也就是击碎一片竹子快板的威力。
只要不是运气太差,被打中了面门,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我关注到这个抬枪的威力的时候,一线的指挥官也发现这武器的威胁性。
这种抬枪和便携的那种小火炮,也叫二人抬。被前线的指挥官定为最危险的武器。
其他的武器都可以忽略,而这种抬枪的威胁还要放在那种小火炮的前面。
因为抬枪的发射准备,要比这种火炮简单的多,发射的频次也快的多。
一场战斗,这种小火炮最多发射一两次,炮手就被我们火枪手集火掉了。
只要一开炮,巨大的声响和烟雾,可以迅速的引来各种攻击。
而且火炮怎么也不如火枪的移动方便,操纵这种火炮的士兵,在战场上的存活时间是很短的。
抬枪就不一样了,这种在家伙的声音和烟雾和普通的火枪没太大区别,混在一起开枪,很难分辨出来。
如果在盾牌的保护之下。我们根本不知道。从盾牌的缝隙当中伸出的枪口哪个是抬枪,哪个是鸟枪。
而那些小口径的步枪对我们的威胁性很小。
虽然那种鸟枪的精准度很高。长长的枪管可以给子弹比较规整的弹道。
甚至优秀的射手能够在100米外,把子弹从我们的两块盾牌的缝中打进去。
但是,没卵用,士兵们对这种鸟枪子弹根本就不在意,只要不是打中面门。
一块毛竹甲片就能挡住这颗子弹,角度合适的话,会把竹片打裂开。
如果有一定角度,很有可能子弹就直接弹开了。
口径不够的,距离稍微一远,就根本打不破我们的竹铠甲。
在弹丸的速度没有办法加快的情况,只能增加弹丸的重量来增加威力。
抬枪这种玩意就是典型的速度不够重量来凑的产物。
万幸的是抬枪这种武器的气密性不强,精准度达不到鸟枪的水平。
抬枪子弹基本上都撞到了我们的大盾牌上,只有少部分能钻过盾牌缝隙的子弹,就造成了我们至少100人的伤亡。
我对这个伤亡数字很在意。因为这个数字基本都是死亡数字,少数几个没死的也直接就残疾了。
但是对于那些指挥官来讲,就觉得这个伤亡数字简直就是奇迹了。
两个多月了几乎是天天都有战斗,结果,10万的人马损失的人数还都没有超过1000。
而和我们作战的清军的死伤人数,至少是我们的两倍。
要知道这10万名士兵,在半年之前,还只不过是个强壮点的团练而已。
而他们面对的,已经算是清军当中的精锐了。
能够打出这种交换比已经相当的让人惊讶了。
虽然双方都是打的比较克制。没有出动超过5000人的部队,并且双方的部队真正接触火枪弓箭对射都超不过十分钟。
基本上双方把火枪火炮都发射上一轮,就各自撤退了,双方都怂的一塌糊涂。
这也不能过于苛求双方的军官,确实是无可奈何。
清军对付不了我们的像铁乌龟一样的队形。两边凑到一起的时候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