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连上前线的资格都没有。马鞍山这里这么紧急了。都没人想到去问问施琅。
可想而知这个施琅混的多么惨。
马鞍山这个地方,清军的防卫还是相当的严密。
而且清军的指挥官确实也有两把刷子。
初期我们用独轮车推着大盾牌,欺负了这些满清部队一段时间之后。
他们很快也学习了我们的先进经验,也搞了一堆独轮车,弄了一堆大盾牌。
当然这些大盾牌基本上都是住户家里的门板。
甚至独轮车前面的几根长枪也给插上了,这样一来我军的火力优势就不明显了。
这个没关系,咱还有招。
现在皇帝陛下已经上台,登基大典也顺利完成了,
我就可以放开手脚,收拾对付马鞍山聚集的这些满清的部队了。
不过我仍然没舍得用我的这些特种兵。
我手下着1万多名正经的精锐部队。一进入战场,会造成碾压。
赢的太快,容易吓着什么花花草草的。不光会让康熙害怕。我们的刚上台的皇帝陛下可能也会害怕。
所以不能够在领导的眼皮底下显出来你的能力太强了。
在广西在云南,消息闭塞。我们怎么打。别人都会以为是传说。
什么一个时辰占领一座县城。说出去没人信,都认为是吹牛。
马鞍山距离南京不到一百公里,我们真干出来一百人打翻一千人的战绩来,就不好收场了。
所以我认为只要再稍稍的让这些团练士兵提高一下,目前的作战能力就可以搞定这群清兵。
我安排了几名技术军官,提前到兵工厂去接收一批货。
这些火炮是我在半个月之前申请的后装弗朗基炮。
一共申请了200门,我安排这些技术军官接收火炮。主要的目的就是对这些火炮进行适当的技术改造。
炮身不用改,就是把他们的子铳改的更先进了一点。
用青铜制作了一种样子独特的子铳。子铳的前段比较薄,能够把大部分塞到炮管里。
这样火炮的气密性就比原来好的多,射程威力都有所提升。
原来的子铳也不用浪费。一块儿装的小车里拉过来。
在我们的大黄皇帝登基一个多月之后。我组织了3万名的士兵,开始对马鞍山进行大举进攻。
除了原来这些部队所拥有的火炮。这200门新制作的弗朗机火炮也和这些人一块儿行动。
虽然火炮的数量没有增加1倍。但是在短时间的火力投送密度上增加了两倍不止。
毕竟一门弗朗机火炮就带着将近十个子铳。
虽然因为火炮炮膛的温度的问题,不敢一口气把十个子铳都打光了。
但是连续打上四五颗炮弹肯定是没问题。
有了这些重量没有超过300斤的小火炮,清军就算顶上大门板,也挡不住我们了。
但是这个大举进攻对我来讲有点压力大。
在我指挥过的军事行动当,3万部队已经是很庞大的数字了。
再加一些人,我怕我的cpu会过热。
我不知道那些领兵的大将,一下子指挥十几万的人马是什么感觉。
反正,光是管理这3万部队我就快要晕了。
这还不用我具体还什么事情,就是简单的说个计划,我的那一群手下就全给我办了。
我只用每天花时间听一听汇报就可以了。
但是光是听他们的汇报。我的脑袋都快炸掉了。
每天行进的路程,到达的位置。碰到敌军没有,是否作战,消耗了多少粮草……。
我还只是把这3万人分成了三队,如果5000人一队的话。我一天到晚什么都别管,就听他们汇报就行了。
日常的行军还情况少一些。
如果发生了战斗那就麻烦大了,整个的作战过程要了解。
战斗过后要进行战场打扫,还要运输补给物质,补充弹药,救治伤员。
还要分析清军下一步的行动。
这还是我安排了足够多的参谋人员。基本上只需要进行决断就行了。
具体的细节问题都是他们负责。方案都已经给我制定好了。我只要点头或者摇头。
光是决定是点头还是摇头,我的脑袋都快要炸掉了。
这是在打仗呀!我的一个决定就牵扯到成